第631章 东北不缺粮

    第631章 东北不缺粮 (第3/3页)

;在城北十里长亭,出面迎接突利的崔宝山,崔宝山和突利是老熟人,笑着告诉突利夫妇一个消息,杨崇到了。突利没想到杨崇会在涿郡,惊讶地说:“越王北巡,官府怎么没出告示?”

    崔宝山笑道:“越王又不是皇帝,出来不需要昭告天下,我估计越王不愿意称帝,要的就是这份随意。突利,我和你父亲是老朋友,说句卖老的话,你见到越王要恭敬一点,他随便给你出几个主意,多开两个榨场,比你和奚族拼死拼活几个月挣到的都要多。原来我们也不懂这一点,但是现在看营州,才知道圣天子当年方向没错,是宇文述、苏威等人无能啊。”

    淮南公主是宗室女,杨广名义上的女儿,一听此话,对崔宝山好感大增说:“崔大人,真有这么神吗?”

    “当然。”崔宝山一副后悔莫及的样子说:“原以为东北缺粮食,王恭那小子做了一年屯田,我们才弄懂,东北缺的是人,种水稻,种高粱,种粟都能养活军队,现在营州那里就是突地稽的族人也在耕地。还有那些牛和曲辕犁的改进,原来两个人干的农活,现在一个人就能干了。”

    突利不相信地说:“靺鞨族也能耕地?”

    突利一直负责与东北各族打交道,当然晓得大隋自开皇年间,就一直希望燕山和辽西那些归附大隋的胡族能变成农耕一族,官府甚至发放耕牛和农具,可是几十年一点成就都没有;在这一点上,高句丽的做法比大隋成功,靺鞨族举部役属高句丽后,反而在刀剑之下开始耕种。

    崔宝山无奈地说:“最关键的是一开始,胡人没什么耐心,王恭采用军队与居民共耕的模式,收成各自一半,把靺鞨族带上了路。营州刺史府已经宣布,种满三年,军队退出,谁家开的地就归谁家所有,在官府领取地契。现在不要说靺鞨族,连那些马贼的家眷都在找地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