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瓷器

    第753章 瓷器 (第2/3页)

有可能得到好处的就是姜夺,尤其是在刘弘基出任长安郡丞的时候,就是自己家里,也有后院失火的现象,夫人苗艾美就在嘀咕,杨崇的夫人中就应该跟着王妃走。寇九珙不想说谁是谁非,师父张果老就在杨崇身边,轮不到自己烦这个神,但是寇九珙有个感觉,姜夺太急了,很多事只要商量,肯定有妥善解决的办法,现在速战速决,杨崇的反感是注定的。

    寇九珙急忙起身请罪,杨崇笑道:“你我之间,不需要这种技巧,今天我们与顾曦、李孝恭谈的主要是生意,元弘昭、李君羡的手已经在会稽郡各县都买了瓷窑,招募了工匠;罗士信在新平镇、诸葛嘉会在潮州也在购买瓷窑,我们要把这三个地方建立成瓷都,与邢州相提并论,你回去要在山越和余杭发掘工匠,不怕人多。”

    邢窑白瓷现在是北方第一品牌,杨崇要在南方另辟蹊径,虞世南和寇九珙都赞成,毕竟官府和军队都用瓷器,每年的消耗量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虞世南思索着问:“越王,如此瓷器的数量会不会太大?”

    官员们都知道,杨崇一旦进入某个行业,那产量可能是天文数字,杨崇说了不怕人多,虞世南就能想到后面的景象。杨崇不加掩饰地说:“虞大人,我就是要全国的百姓都用上瓷器,当你我走在长安的街头,随便走进一家小酒店或者茶馆,都是精美的碗碟茶杯,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再贫穷的百姓,在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时候,都应该有一套让人赏心悦目的餐具,让家人在吃饭时候团圆的感觉更好。”

    虞世南惊住了,杨崇在河西的时候就要让天下人一日三餐,现在虽然还有少数的地方达不到,很多人的一日三餐不像样子,但是粮食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关中百姓的温饱再也不是官府的压力。杨崇做到了,马铃薯、占城稻,犹如天赐一般落根于中原;现在的瓷器,很明显,是杨崇的又一个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