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船坞带出的水泥

    第37节 船坞带出的水泥 (第2/3页)

    软硬兼施,仅安家费就给了一千银元,这价码绝对不算低。

    到达北港后,陈衷纪与他们亲切交谈,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从也罢,不从也罢,要认命!”

    只要认直为大龙头服务,达到他的要求,那么就是重重有赏,否则,只好请各位做龙王女婿了!

    曾经深受法治熏陶的颜常武,做起坏事来是得心应手了。

    师傅们集中一起攻关,

    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不缺,先混和一起进行试验,他们在山坡地上开辟了一个窖,把作料投进去,不断地进行火力调整,观察其成果。

    反正最终的结果是粉末,和水混和,干了之后即成。

    起初,师傅们有抵触的心理,但当第一炉成品出来后,他们有了兴趣!

    产出的泥粉与水混合,干硬后即成了坚固的泥面!

    脚踩不烂,拳打生痛,牛蹄不破,水淋无妨!

    还真的是哦!

    当然,这种水泥不可避免的粗陋,碰多几下,泥灰扑扑地往下掉。

    师傅们敏锐地感觉到一个伟大的发明摆在他们的面前,将会改变千百年建筑史!

    虽说是大龙头的资金和思路,但是成品可是他们实践出来的,而且陈衷纪说得很清楚:你们会在历史上留名的!

    他们不再用督促,日夜不停地开火,通宵达旦。

    经过不断试验,他们已经试验出较为成熟的产品,并归纳出水泥的生产过程,即从原料开采到水泥出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可简单称之为“两磨一烧”。

    第一阶段是生料制备。

    即把石灰石质(石灰石、泥灰岩、白垩、贝壳、珊瑚类)原料和粘土质原料(粘土、黄土、页岩、粉砂岩、千枚岩、河泥及湖泥类,主要提供),加上铁炉渣、煤矸石、矾土等,经破碎和烘干后,按照一定比例配合、磨细,并调配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

    第二阶段:熟料煅烧。

    将制备好的生料送入水泥窑(其实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