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抢福克斯的项目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抢福克斯的项目 (第2/3页)

着同样的近乎偏执的追求。

    坐拥两座小金人,搭配过无数大师级导演的卢贝兹基坚持用自然光拍摄,这就要求演员们需要像演话剧一样精准到位,因为太阳是不等人的。

    比如卢贝兹基先生觉得下午三点的光线拍出来最好,那你最好就在这一条完成,不然就得等到明天三点重新来过。”

    小李子玩笑道,“hey,我建议大家听听就好,永远不要去学,因为这种‘有才就是任性’的拍法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影片严重超时超支,但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我们这些演员的紧张度和注意力始终都保持高度集中,这是普通片场做不到的。

    而且我也在不同场合感叹过: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难的一次,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拍摄方法。”

    在场众人都能感觉出小李子说这话的背后不是抱怨,而是一种“与有荣焉”的意味,感慨着自己何其有幸能经历过这样一场历练,对自己的演艺生涯进行淬炼。

    “卢贝茨基强调自然光,伊纳里图强调自然环境,两个人还都爱用长镜头来营造真实感。

    于是,严寒天气+自然光+长镜头,成了《荒野猎人》的三大杀器,演员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就是在这样的强压之下完成了近一年的拍摄工作,每天我要在凌晨三四点起床化妆,拍摄冰河漂流那场戏的时候他反复下水。

    剧组还为此配了一个巨大的暖风扇,等我从河里爬出来就像吹咸肉一样吹干。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一根火腿,一根任人宰割,只等着在发酵时间到了之后能够绽放出美味的火腿!

    这样折腾的后果就是我频繁感冒,你们看到的那个病怏怏的休格拉斯其实就是我真实的状态。”

    这次众人笑不出来了,大家都是业内从业者,能够理解这部戏拍摄的有多么辛苦,当然了,拍戏苦不苦跟演得好不好并无关联,但是可以说,如果不吃苦就绝对演不好这出戏。

    据说剧组辗转南北半球,奋战接近一年,每个人最后都生了冻疮,摄影器械经常被冻到死机,拍摄了近2000个小时的镜头,只为呈现那残酷的151分钟,可谓把减法做到极致,没有这样的意志,也就没法呈现出最震撼人心的演出。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什么曾经的“世界之王”,也没有表情包里的咆哮脸,人们在银幕上看到的,只是一个蹒跚独行的男人,但就连最简单朴素的背影里都写满了情感。

    当小李子懂得回收、懂得内敛的时候,他积累多年的功力才得以最大限度地被释放出来,这跟打太极是一个道理,收放自如、浑然一体。

    《荒野猎人》的最后一个镜头中,小李子带着一丝幻觉望向远方,眼里仿佛装进了无限悲悯与苍凉,十几秒的定格却像是跟着他经历了千山万水,单单是那一秒的眼神,就足够他锁定今年的奥斯卡小金人了~

    关于荒野猎人的话题,一直聊到了演出开始前,杨橙趁着众人上楼的时候,跟斯皮尔伯格走到了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