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冬至筵饮

    第二百一十章 冬至筵饮 (第2/3页)

会极大地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大臣们不知跪拜了多少遍,仪式总算告一段落。

    鸿胪卿诣御前跪奏礼毕,鸣鞭再次响起,中和乐作,奏定安之曲恭送万历返回华盖殿。

    待皇帝离去后,乐声渐止,引班官引百官人等以次出。序班撤掉陈列各方贡品的案桌。所司设黄幄于丹陛上,并将各王府及勋臣总兵外夷所进马匹牵到丹墀内。

    不多久,万历换上一身便服返回,被引至黄幄之中坐下。

    数十名顶盔掼甲的锦衣卫将校上前行礼,一名礼部郎官也来到御阶上,跪奏御马过。

    奏毕,军官们牵着一匹匹御马在万历跟前走了一圈。

    看着这些个头不高,品相一般的马匹,万历暗想是不是该学学当年小日本的套路,引进些海外良种,在大明各地建几处种马所,搞一搞品种改良。

    须知战马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时都还有重要用途,历史上沙俄与苏联畜养的马匹最多时曾达到骇人的数千万匹。

    不经意间,御马都已被牵走,礼部郎官再次上前,跪奏马过毕。

    至此,冬至的大朝仪总算告一段落。

    而在宫内,此刻却仍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在京三品以上诰命夫人全都进宫来朝拜两宫太后及皇后。这类活动同样有一套严格的礼仪规矩,不过对于世人来说,这既是义务,也是权力,更是莫大的殊荣,贵妇们都乐此不疲。

    万历倒是不必掺和到这些妇人们的活动中去,命妇们也会避开皇帝所在的乾清宫,只在后宫走到。

    待到午时,张宏前来恭请万历去文华殿赴宴。

    万历问道:“都安排好了?”

    张宏忙道:“万岁爷,都安排好了,这会儿张鲸自己还在盯着呢。”

    “嗯,那就好。”万历满意地点点头,吩咐摆驾文华殿。

    不多时,万历便乘着暖轿来到了文华殿,三位阁老与六部九卿都已在此恭迎。

    今日这场宴席规模不大,规格却高。席面由光禄寺负责操办,教坊司也在此设乐,其他相关赞礼、司仪一应俱全。

    大殿内已为君臣摆设了席位,只是新补进来的王遴与赵锦尚未到任,九卿的席位便少了两个。

    礼乐声中,君臣见礼毕,各自落座。这类宴席都有严格的菜谱,君臣大同小异,比起万历平日所吃的饭菜反倒要简单得多。

    每桌都摆着几样茶食点心,干鲜果品,风干鸭一只,胙肉一碟,主菜四色,佐酒小吃五盘,汤三品,以及鸳鸯饭、大馒头,黑白饼等各类米面主食。至于酒水,则按例每人五杯。

    待君臣安坐后,司礼官为每人倒上一杯酒,万历拿起自己面前的王斝举一举,表示向众臣敬酒。

    乐声顿起,赞礼官朗声道:“举饮。”

    张四维等人忙起身离座,跪在地上,双手捧着自己的酒杯,毕恭毕敬地送到唇边,轻轻地咂了一下,却并不真喝下去,口称:“臣谢皇上隆恩。”

    待万历饮尽,大臣们才起身归位。

    等音乐停下,万历笑道:“众卿,我等君臣平日也常在这文华殿相聚,今日筵饮,倒不必太过拘礼,且随意一些。”

    张四维等人其实一个个宁愿在值房里烤几块饼子充饥,也不愿享受这样的筵饮。但此时听得皇上所言,却没人敢把心里的真实感受说出来。

    张四维忙回奏道:“皇上殊恩深重,臣等已是感激不尽,岂敢再失为臣者恭谨之礼。”

    万历闻言,只是轻轻一笑,便没再纠结于这个问题。他穿越过来看了大量儒家典籍,知道华夏先贤在礼法方面的思辨是极其周密严谨的,自己不可能光凭几句话就轻易说服这几位饱学大儒。

    “朕御极十载,今岁尤为不易,老先生不幸早逝,时事多厄,全赖诸位爱卿尽心操持,处置有方,乃得保无虞,朕心甚慰。”

    皇上这番年终总结算是给予了新班子很高的评价,花花轿子众人抬,大殿内一下子谀辞如潮,大臣们也对圣明的皇帝陛下大加吹捧,君臣于谈笑间又对饮了第二、第三杯酒。

    饮毕,万历拿起筷子,赞礼官忙又高声道:“举箸。”

    侑食之乐起,众臣纷纷取筷子开吃,这种宴席之上,每个人都只是吃点东西意思意思,没谁想着真要大朵快颐。正因为如此,满桌子菜肴中,甚至有好些都是只能看不能吃的“看碟”。

    不过今天皇上却是一改常态,一会道:“嗯,这汤不错,诸位爱卿都试试。”一会儿又指着那份米饭朝众人连连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