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县内来人

    第六章 县内来人 (第2/3页)

干?”

    中年男子两手相抱,举胸前,立而不俯,恭敬道:“敢问可是李观主当面?”

    “福生无量天尊。”李浩成回了个拱手礼,说道:“是我。”

    中年男子闻言,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双手递了过去,说道:“在下就九平县百家学社送信使,这是我们学社陈社长,命我送来的信。”

    这又是一个九洲不同于地星的地方。

    在九洲,虽然也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但并不是主流,起码李浩成所在的大唐王朝就讲究百家争鸣,按照大唐的教育制度,五方九府八十七郡内,所有县城都设百家学社,管理下属县乡内包括修行之人在内的百家学子;所有郡城设立百家学院,管理下属学社和郡城附近的百家学子;九府府城中除去中央皇都外,都设立百家学府,管理下属学院,以及府城附近的百家学子;皇都设立百家学宫,管理八大学府,以及国都附近的百家学子。

    百家学社看上去只是大唐王朝设立的最低一层教育机构,但学社的社长却是掌管一地教育的最高长官,同时也负责管理管辖范围内的修行之人,是正八品的官员,在县内拥有仅次于县令的权利,同县内二把手县丞相当。

    别的不说,眼前这名汉子一声气血十分凝练,显然也有一身不俗的武艺,伸来的双手表面散发着类似尽数的光泽,展露出不俗的受伤功夫,这两点若是放在地星,起码是一位威震中土的武道大家,可在百家学社当中却只是小有地位的仆人,由此可见学社底蕴。

    九泉山位于九平县管辖范围内,自然李浩成也归九平县百家学社管理,因此李浩成不敢怠慢,同样伸出双手,接过信封,看了下封口处火漆和法印都完好无损,点了点头,说道:“辛苦善人了,还请入观内喝杯清茶,待我给你写个回执。”

    “李观主客气,茶水大可以不必,我还有要事在身,拿了回执便走。”李浩成闻言也没有拒绝,带着中年男子走进玉泉观,写了张证明眼前男子将信交给自己的回执后,就是把中年男子送出门。

    返回道观,李浩成拆开了书信,九平县陈社长写给他的书信,写的可谓是花团锦簇,文采飞扬,但内容却十分简单,意思也很明白,就是上任观主李度寒已经去世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