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目标

    第四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目标 (第3/3页)

死磕,互耗力量,才更符合大唐的利益啊。

    在遏制了他们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大唐这边的发展和强大,争取更多的时间。

    以大唐现在的这个粮食产量,支撑人口的大规模增长,甚至是爆发,完全有基础的。

    只看近些年大唐的丁口数的增长速度,就能看得出来,近几年的增长甚至抵得上之前那十几二十年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唐现有的土地,就无法满足新丁们的需求了。

    到时候对外扩张,和迁徙移民,也就成了必然的,都不需要大唐官方去强行推动。

    只要顺势打下已经虚弱了许多的高句丽和百济,再加上适当的引导,让大唐百姓自发的去“闯关东”,应该就不是多大难题了。

    到时候新罗这个友好邻邦是去是留,还不是全在大唐的一念之间。

    眼下的当务之急,不是拿下白沙黑水,反倒是倭国。

    当林森详尽的给李承乾描述了一下倭国有哪些产量大,开采容易,储量还十分丰厚的金银铜矿以后,即便是李承乾这个见惯了这些身外之物的家伙,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眼睛更是因为贪婪而变成了红色。

    石见银山的规模在逐步扩大,运回的银子已经让他这个当皇帝的都没法平静了,对那边也是越来越重视。

    而不差于它的矿山竟然还有这么多,那没说的,必须打他丫的,这才是实打实的利益啊。

    正好倭国那边竟然敢派出水军,跑来挑衅大唐的威严,即便是全都被击沉了,那也不行,大唐的威严岂容轻侮,必须好好的给倭国一个教训才是!

    更何况听说从前隋那时候,倭国的所谓“天皇”口气就很嚣张啊。

    先打下几个重要的矿山来,顺便从当地收拢些败兵当矿奴,为大唐的发展多做些贡献才是正理吗。

    李承乾也受够了石见银山那边的小打小闹,还要偷偷摸摸的从别地抓矿奴过去,实在太影响采矿的效率了啊。

    命令登州和莱州等地继续造船的同时,大唐的水军和众多的大小船只一同发动,带着满满当当的唐军兵士,就开付了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