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三角默契

    第394章 三角默契 (第2/3页)

沃尔。

    在两、三波攻防之后,不少人就发现,米尔沃尔的表现渐渐好转了。

    米尔沃尔开始打出中场的配合,也开始打出流畅的进攻,在中路的带动下,边路和中路衔接变得紧密,仅用不到五分钟时间,夸雷斯马的一次传中,就给斯米切尔创造了机会,在外围来了一脚颇有威胁的劲射。

    大部分球迷并没有在意,还是场上的罗马球员体会比较深。

    之前罗马球员们感觉到米尔沃尔的发挥不正常,对方不适应客场气氛,大部分球员表现都有些差了,普通的传递、跑动、防守,还很难一眼看出来,最明显的是失误率。

    米尔沃尔整体的失误率非常高,往往三、四次进攻就有一次是因为失误结束。

    这种情况有了改变。

    布拉尼夫和斯米切尔的组合,在中路打出了灵活性,‘双核心’发挥都不错,也辐射到了整个球队,让其他球员更容易融入整体中。

    米尔沃尔表现稳定,最大的功臣就是布拉尼夫。

    其他人还没注意到,但张扬注意到了这一点,之前莫里斯在场上,或许因为状态受到影响,踢的有些保守了,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后场,布拉尼夫不一样,他出场以后跑动频繁,和队友配合次数很多,连续的传递打出精彩的同时,也让其他队友快速找回状态。

    这时候张扬也发现了布拉尼夫的优点。

    在最开始知道布拉尼夫的时候,张扬只觉得这家伙是个刺头,等回到球队重新参与比赛,他发现布拉尼夫是个不错的前锋,到后来发现布拉尼夫能力全面,就让他改打左边前卫,以弥补球队左路攻势不足。

    布拉尼夫在左路表现很稳定,这得益于他能力的全面。

    现在布拉尼夫主踢中路,担任球队的核心,也同样得益于能力的全面,他甚至要比莫里斯更加全面,无论是传球、大局观、盘带、灵活性、速度等等,布拉尼夫都能得到个‘不错’的评价。

    布拉尼夫没有特别突出的优点,但全面的能力足以让他成为合格的中场。

    现在布拉尼夫就表现出这种全面,他当然比不上罗马的核心托蒂,但全面的能力也足以让对方不容易对他进行限制。

    “到下个赛季,凯文应该能顶替弗拉基米尔。”张扬看着比赛,转头对怀斯说道。

    怀斯点头,“我一直都觉得他是个不错的球员,当然,如果没有那张嘴……就更好了。”

    两人都笑了。

    布拉尼夫的成长还是比较重要的,米尔沃尔的中路核心球员,是莫里斯和斯米切尔,在能力方面,两人各有千秋,但斯米切尔的状态一直在下滑,到下赛季不一定能为球队出场几次,若是状态下滑太快,俱乐部也会考虑提前结束合约,那么就必须有球员顶替斯米切尔的位置。

    之前张扬考虑的是辛普森,但现在看来,能力全面的布拉尼夫更适合。

    随着经验不断提升,布拉尼夫的成长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他已经赶超了一般英超中场水平,等到了下个赛季,他也才只有二十四岁,若是能真正成长起来,球队未来五年不会缺少顶尖中场。

    相比布拉尼夫中场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时出场的瓦尔迪就不太显眼了。

    这或许也因为瓦尔迪是纯正的前锋。

    瓦尔迪和达伦-本特类型相同,都属于那种极为需要队友支援,才会有稳定发挥的前锋,他想要自己去表现出色很困难。

    自替补登场以来,瓦尔迪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就连触球次数都少的可怜。

    在最开始的时候,罗马球员注意到瓦尔迪替换的是达伦-本特,还对他盯防的很紧密,可渐渐发现这个对手,似乎没有达伦-本特的威胁,就连防守都稀松很多。

    瓦尔迪的发挥没有受到影响。

    他一直都在不断的跑动,来回撕扯罗马防线,给自己寻找机会的同时,也在注意接应队友,英国解说员就点评说道,“虽说触球次数非常少,但积极性还是值得表扬的。”

    张扬可不这么看。

    瓦尔迪表现好与不好,是门前拿球才能看出来的,前锋球员就是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像是瓦尔迪、达伦-本特这样的球员,一场比赛踢上两脚球就足够了,他们的工作是把球踢入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