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百夫长郝昭

    第二十九章百夫长郝昭 (第2/3页)

    “兴泽但说无妨。”献帝一脸微笑。

    “中山甄氏将全族迁入京都,向陛下申请一些实惠。”

    “中山甄氏?是上蔡令甄逸一族?”

    “陛下圣明!”

    “他们不是落为商贾世家么?”

    “陛下明察,如今京都不仅缺士族,也缺钱!若纳甄氏如京都,一应军需都会有所帮助。”

    献帝似乎对这个没兴趣,随意道:“此事兴泽处理,朕就不必过问了,需要朕盖玉玺的拿过来给朕过目即可。”

    “谢陛下信任!”吕霖感激道。

    “与朕不必这么客气,你是朕的救命恩人,只要你忠心大汉,忠心于朕,朕的都是你的!”

    吕霖感动不已,差点信以为真,但是他目前对献帝的东西没什么兴趣,除过身段极其不错又肤白貌美的伏皇后。只是如今连蔡琰都还没吃,自然不会去打皇后主意。“谢陛下信任,臣必不辜负陛下厚爱!”

    不论真情还是假意,就凭献帝这句话,吕霖决定不刻意为难献帝,即便以后无法调和,也不过分欺辱他。

    饭后,吕霖告辞离开。

    扶风郡西邻天水,再向西便是凉州,俨然已经成为守护雍州的一道屏障。如今的陈仓已经不是小县,规模壮大成方圆十里的大城,向东还有绵延数十里的闹市。

    天水被李堪占据,扶风以北的安定郡又常遭受鲜卑屠戮。扶风如同身先士卒的一支孤军。张辽严守陈仓三个月,击退安定鲜卑蛮夷数次,击溃李堪突袭三次。好在扶风人口稠密,如今已经有三十万之众,张辽三个月征兵三千余人,皆精干壮士,如今陈仓已经有八千之众。

    张辽喜欢现在城墙西面看,不仅因为夕阳无限好,也因为向西可以看到延绵不绝的山峰。山脉那边,是闻名天下的西凉铁骑。

    这几日张辽会经常在城墙上见到一个小卒,却记不得他的名字。张辽麾下五千之众,哪能都叫的上名字,能有印象就很不错。只是这个冲锋营的小卒非常出众,如今是一队什长,每次考校比赛,他们十人成绩都很出众,张辽才有些印象。

    “哼…哼…”张辽走过去,轻哼两声。

    小卒才回过神思,见是张辽,急忙下拜:“见过张将军!”

    “如今正是训练之时,为何在此地偷懒?”张辽在军中颇有威仪,语气有些责备。

    “标下不敢!”小卒赶紧解释,“前些日李堪贼军侵扰陈仓,标下在想如何抵御西凉铁骑于城外。”

    张辽微微皱眉,不是因为生气,而是因为这件事确实让人苦恼。张辽不会看不起这个小卒,因为少主交代过,所有将士,都有成为将军的潜力!开口问道:“你有想法?”

    本觉得自己方才说话不妥,没想到张辽会问他的意见,陈昭恭敬道:“以标下之见,陈仓不仅是扶风重镇,也是关西门户,其地位重要无比。陈仓北邻安定,西临天水,过了三十里外的山脉,皆是一马平川。西北多铁骑,若采用往常的方法固守,必然损失惨重!南面也有山贼、匪患,如芒刺在背,也需要留卒防范。”

    “你以为,当如何防卫?”张辽没想到这个小卒这么有见识。

    “标下以为,南面匪贼不足为患,只需在南门外设一千人营寨,成掎角之势;北方三十里外便是高山延绵不绝,若按以往之法守备重骑兵,必然效果不大,若在城北二百步之外埋上铁钉,鲜卑铁骑便没了作用,一旦铁骑下马,也可没什么战斗力,两千卒即可攻克。故而可以在东北角再设一座营寨,成掎角之势。且如今吕将军大军西进安定,鲜卑蛮夷无暇他顾,即便有敌来袭,不过一两千骑而已。”

    张辽深以为然,点头道:“言之有理,那么西方了?”

    小卒思索片刻,拱手道:“标下有上中两策,可供将军取舍。”

    “何为上策?”

    “拿下天水郡!天水若得,西可拒凉州诸侯,北可御鲜卑莽族,等吕将军拿下安定,即可首尾呼应,扶风乃至整个关中皆无忧矣。”

    “那何为中策?”

    “中策…将军率众攻打天水李堪、杨秋,攻而不克,令西凉内斗不止,使之无暇他顾,则扶风无忧矣。”

    张辽轻笑一声,这种先发制人的办法倒是很好,只是扶风三面受敌,此办法太过冒险…不过值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