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子义一诺足矣

    第四十章子义一诺足矣 (第2/3页)

中却有天下第一大城——长安城,张鲁所得益州,再想兴兵天下,必然兵戈指向关中,到那时,将军之难至矣!”

    “哼,张鲁能有何能耐,攻刘益州可以,能撼动我关中八万大军?”见吕霖没什么表情,吕布不屑一顾。

    “张鲁确实非将军之敌,然汉中、CD皆天下粮仓,张鲁若以粮草联西羌蛮夷,西凉马腾、韩遂之流,亦可组成二十万大军之流。彼时对于将军,将是心腹大患矣!”

    吕布微微皱眉,想不到措辞,吕霖才开口道:“黄主簿言之有理,却不知黄主簿打算我父如何助刘益州?”

    黄权喜上眉梢,恭敬道:“如今我主已经派大将严颜、张任帅四万大军进兵汉中,若将军领一路大军自扶风南下,两路前后夹击,张鲁必克!”

    吕布脸上阴晴不定,思虑片刻才问道:“兴泽以为如何?”

    “禀父帅,孩儿以为黄主簿言之有理。张鲁罔顾陛下旨意,如谋逆之臣,父帅可可上书陛下,派一大将兴兵讨伐张鲁,以彰天子威仪,如若不然,各地诸侯必然纷纷效法!”

    吕布这才点头道:“兴泽言之有理,只是应当表何人为主将?”

    吕霖毫不犹豫开口道:“此战彰显天子之威,应当由龙骧营代替陛下出征,可表徐晃为大将,孩儿不才,愿为副将从旁佐之!”

    吕布虽是个喜欢打仗的人,但是张鲁这样的对手还真瞧不上,本想要吕霖为主帅,不想吕霖却将主帅之位让给徐晃,却也没说什么。

    “黄主簿一路劳苦,请去驿馆歇息,待我与父帅商议妥当,必然给黄主簿满意的答复。”吕霖送走黄权,才继续说道:“汉中北有秦岭之险,难有巴山之固,易守难攻。我军若伐汉中,不必大军进发,只需精兵数千人抄小道入汉中,一战可胜!”

    吕布也赞同的点头道:“我令宋宪与魏续二将与你同行可好?”

    “谢过父帅,宋宪、魏续二位将军擅长骑兵,然骑兵山路难行,孩儿请折冲校尉魏延为辅,齐攻汉中,不知父帅意下如何?”

    吕布自然同意,“另外子义乃能征善战之将,此役可令子义随行。”

    “父帅高明,孩儿佩服!”如此一来,就能将太史慈拖到明年,到了明年,太史慈就不必去扬州见刘?了。

    汉中之事定下来,一切都比预料的要快一些。吕布当今写下奏疏上表此事。正准备入宫,刘晔登门拜访。刘晔是个很低调的人,然吕霖却不会小看他。笑着寒暄一番后,刘晔才说起正事,原来陈宫已经平定安定,不日即可回到京都。如今贾诩去了御史台,尚书台的事全都由刘晔与杨修处理,刘晔虽然安静,但总有事情向吕布汇报的。

    谈完正事,刘晔竟然多了句嘴,“将军近日是否打算兴兵出征?”

    吕布父子对望,疑惑刘晔如何得知此事,吕霖不置可否反问道:“子扬何出此言?”

    “禀主公,我来将军府时,路过太史慈将军府邸,见他府上忙碌,仿佛在收拾行装,故而问及主公。”

    吕布父子对视一眼,吕布才开口道:“我已知晓,子扬先去吧。”

    刘晔自然不会真的只是路过,而是打个幌子告知吕布,毕竟他们是义兄弟,刘晔一个外人不好插话。吕布皱着眉头,没想到太史慈竟然要离开,吕霖也有些措手不及。

    片刻后,管事进来报告,太史慈将军拜访。见吕布没有开口,吕霖吩咐道:“请太史慈将军去偏厅稍候,我与父亲还在议事。”

    管家应声而去,吕霖才问道:“子义将军去意已定,想必是来辞行,不知父亲如何处置?”

    “子义乃当世英豪,不能为我所用确实可惜…今日若放他走,怎会有回头之日?”

    “孩儿以为不然,即便父帅强留将军于此,也难为我所用,不如放他离去。”

    吕布显然不同意,沉声道:“兴泽莫非不知失了子义,对我有多大遗害?”

    “孩儿焉能不知?只是孩儿以为子义将军乃忠义之辈,今日能为昔日一诺告辞父帅,他日必当感念父帅之恩全力效忠,既然留之无用,不如放他离去。扬州刘?内嫉多疑,将军比不能为他所容,彼时回到父亲身边,必然全力效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