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节 龙抬头

    第一百三十五节 龙抬头 (第3/3页)

这个不符合常规的皇帝和太上皇的二元权力中心结构,产生了裂痕。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这种权力结构,没有压力自然好,一旦有了强大的压力,是必然要出事的。北宋就是一个例子,金兵南下,李纲等人劝说宋徽宗禅让,宋徽宗让钦宗登基,自己带着蔡京等佞臣跑去了南方,金兵退走,又赶回了开封。然后两个新老皇帝之间,就产生了各种隔阂,最后双双被进兵掳走。

    乾隆和嘉庆之家的关系,虽然因为乾隆威望太重,嘉庆无法挑战,可嘉庆已经登基,拥有了大义名分,乾隆却已经年迈,人心向背,方寸之间,就微妙了起来。

    周琅其实很了解这种二元权力结构的危害,他见过太多总裁跟董事长,副总裁跟部门经理之间的权力斗争了,周琅跟亨利皮特在中国公司内部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周琅当初会非常在乎王辅茞的权力,就是担心出现第二权力中心。

    但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周琅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了,但他知道,乾隆跟嘉庆之间肯定会出现问题,这也是他来打北京的目的之一,让这种违背常理的脆弱权力构成发生分裂,尽管不足以让满清这艘巨大的破船沉没,可一定会产生各种问题。

    不过周琅不知道这么快对方的朝堂上就出现了问题,他只是有条不紊的派軍队进攻,在天津休整一月之后,在三月初,开始向北京进发。

    从天津到北京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沿着永定河走廊坊最后进入北京城南的丰台一带,一条是沿着大运河北上走通州,最后进攻北京东城一带。

    周琅的兵力做不到分兵,就选择了通州路线,廊坊那个地方似乎对侵略者不太友好。

    走大运河还有一个好处,这是从南方向北京输送各种物资的通道,周琅可以利用沿途的储备资源和运输力量,上岸之后,周琅的那些海船就没用了,运河上大大小小的漕粮船就成了战略资源,周琅已经征用了几百艘漕船,当然他是给钱的,给船主的钱足够连船带货一起买下,但货周琅留下了,并且答应只要船主愿意跟着,最后船还是会给他的,如果船主可以组织工人帮忙运输,还会付工钱,结果还真的让一半船主愿意带纤夫们跟着。

    前锋是第一军洪九指部,第二军紧随其后,周琅随帅营,与炮兵和辎重押后,第三军则留守天津。

    部将们是反对周琅跟随的,但反对并不强烈,周琅跟随就可以打着亲征的旗号了。

    尽管他的作战经验其实已经远远不如这些军官了,但他在军营中,士气就是不一样,也没人一个士兵会觉得大帅会比他们的长官差。

    这就是威望使然了。

    前锋进军十分顺利,返回的战报显示,他们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有组织的抵抗,小股汛兵逃散,大股清军尚未出现。

    竟然一直到了通州南郊的张家湾,才遇到清军重兵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