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节 和珅的自导自演

    第一百四十五节 和珅的自导自演 (第2/3页)

,凭什么老子做不得,丰绅殷德有几斤几两谁不知道,老子揍他跟揍孙子似的。

    这样想的人有万万千,于是相互一联络,纷纷请战,皇帝见军心可用,就批准了几家孩子出击。

    结果是死伤盈野,再也没人敢提出击了。

    也没人羡慕周琅饱掠而去了,人家平本事饱掠,凭什么羡慕。

    和珅这时候,早就把京城里那些闲言碎语放到了一边,不管其他权贵子弟多么不信,他儿子这件大功都跑不了了。

    他先是将奏报整理出来,让丰绅殷德上书向嘉庆请罪,说什么因为大意中了贼人埋伏,折损了不少人马,丢了粮草辎重,他请求降级。

    嘉庆好言宽慰了一番,说丰绅殷德果断出击,两胜一败,有功无过,还要奏明太上皇,好生嘉奖。

    和珅对乾隆的说辞,就是另一套了。

    乾隆跟嘉庆不一样,嘉庆沉稳内敛,做事一板一眼,有功一定会赏,大功大赏,小功小赏,不会因为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而另眼相看;乾隆不一样,乾隆是一个性情中人,他高兴了,做什么事都不奇怪。

    所以和珅对乾隆说,其实他儿子没啥本事,就一颗忠君之心,别的还能忍,一听圆明园被占了,气的吃不下饭,决意出城杀贼,临走遗书都写好了,交代家人照顾好妻儿。

    乾隆快九十了,越来越好蒙蔽,越来越情绪化,也觉得这孩子孝顺。尤其是立遗书,还不忘妻儿,的妻儿可不就是乾隆最疼爱的女儿和外孙吗。

    乾隆一动情,马上就赏,赏一等轻车都尉,将来若袭爵,可择一子另袭该爵,赏银五千两,另有珍宝赏赐若干。

    钱和珅不在乎,但那个一等轻车都尉却价值连城。不是说这个爵位本身有多高,而是意义重大。

    和珅的父亲常保只是一个三等轻车都尉,和珅袭爵之后,现在升到了伯爵,可和珅是袭爵的。现在丰绅殷德是靠着自己的军功,给和珅家又挣了一个爵位。且不说这个爵位有和珅帮衬的情况下,用几年能升到男爵子爵,至少和珅的第三代可以有两个袭爵之人,广大门楣了啊。

    而且这是将儿子推上了前台,他就这么一个儿子,他挣下的家业足够丰绅殷德受用了,可丰绅殷德能不能守的住,他没半点信心,和珅争斗了一辈子,赢了很多次,但也得罪了很多人,如果他一死,谁也说不好有多少人会对合家下手,必须让儿子有自己的势力,这才能保得住富贵。

    所以这些年他趁着乾隆昏聩,不断的给丰绅殷德加官进爵,可官升了,个人能力,和权势还是那个样。

    现在好了,不但给他赚足了军功,而且一起出城的那群年轻权贵子弟,就是丰绅殷德最好的人脉网,等这些年轻人成长起来,满清朝堂都是他们下一代的,他们抱成团的话,丰绅殷德也就高枕无忧了。

    想到这里,和珅终于觉得那笔钱花的值了。

    周琅这边开始撤退了,依然是交替掩护,互相接应,比进军时候更谨慎,撤的很慢。

    周琅步步为营,可清军却出动了,步步紧逼,倒也不进攻,就是远远的吊着。

    苍蝇一般,让周琅烦不胜烦,不管这些人吧,玩意给他找一个孔子,冷不丁咬你一口,太不划算。管他们吧,都是一群骑术出色的马兵,追都追不上。

    按照马大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