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节 满清的总路线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百七十三节 满清的总路线 (第1/3页)

    北京城气氛压抑,江南的失陷对这座城市的士气打击是巨大的,读过书的人都想到了朱元璋灭元的往事,现如今周琅取得的,何尝不是当年朱元璋取得威势。而满清跟当年的蒙元相比,军事实力上已经完全腐朽,至少当年的元军始终没有失去战斗力。

    当然最大的压抑来自于上层政治斗争,乾隆死了,和珅倒了,这两个已经让北京人习惯了的权力人物突然消失,留在人心里的空白比权力机构的空白更大。

    嘉庆对和珅党羽的打击,是有节制的,但果断和迅速的。诸如九城兵马司之类的官员,统统被撤换了一遍,其实也不一定人人都是和珅的党羽,可嘉庆顾不上了,他亲政,就要亲掌大权,军事力量必须掌握在他的手里。

    朱珪是这些行动的总导演,可他本人并不想这么做,因为天下大势在这里,以社稷为重的朱珪,并不想在这个时候清洗和珅党羽。但嘉庆忍不了了,他忍了几十年,不想再忍下去了。

    朱珪毕竟是臣子,皇帝要动手,他也只能选择支持。然后在他的操作下,要么不动,要动就要雷厉风行。所以在要害部门,重要部门,雷厉风行迅速抓在手里。但是杀人却很少,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杀人,让来百姓看热闹,而是为了权力。

    地方督抚上,也大胆利用调用亲信,和珅倒了,和珅的党羽自然不敢放在地方上掌权。不怕他们投降周琅,因为大多数地方督抚还是满人。怕的是这些党羽勾结和珅,兴风作浪。

    所以在抓了和珅之后,第一时间,朱珪就是主使那些非和珅党羽的督抚表态,率先弹劾和珅的就是书麟,准确的说是书麟的弟弟广兴,广兴揭发和珅的许多罪状,被提拔去四川掌管军需。而书麟此前先后做过巡抚,最高做到了两江总督,而且难得的清廉,结果反而被和珅猜忌,江南盐商案发,和珅硬是给书麟安了一个包庇罪名,调到新疆去了。和珅跌倒,书麟立刻被调回来做湖广总督。

    此人其实也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因为既不是和珅党羽,又有相当的军事经验,乾隆三十八年征讨大小金川的时候,他就是领队大臣,而且用勇力,被评为“力战辄先登,克坚碉数十,功最。”

    这是一个可以带头冲锋陷阵的武将出身的督抚,显然十分适合去镇压白莲教。

    有书麟兄弟带头之后,各地督抚不管是不是和珅党羽,为了撇清关系,都纷纷上书弹劾和珅,毕竟打倒和珅(大老虎),地方表示拥护朝廷(中央),这只是最基本的政治操作。

    地方督抚纷纷表态,立马就营造出了一种大势,和珅是翻不了身了。

    营造这种紧张大势的同时,还开始缓和地方督抚的心理压力。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和珅头上,一切都是何人一人所为。嘉庆向各方表示“白莲教的起因,乃在于官吏多方搜刮,竭尽民脂民膏,因而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