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节 满清的总路线

    第一百七十三节 满清的总路线 (第2/3页)

变如此。然而州县官员削剥小民,不尽是为了自肥,大半也是为了趋奉上司。而督抚大吏勒索属员,也不尽为私贪,无非结交和砷。是以层层剥削,皆为和砷一人。而无穷之苦累,则我百姓当之。”

    这种快速打击,然后马上安抚,连苏凌阿都赦免了,很快就让各地督抚心安,能做到督抚一级,也都是有脑子的,知道朝廷现在不敢过分打压他们,因此高层政局渐渐稳定下来。

    打倒和珅只是朱珪导演的第一步棋,原本的历史上,他的功绩主要是在文治方面,而且极为出众。因为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嘉庆废除了康乾期间长期贯彻执行的文字狱政策,并且给一些乾隆年间的罪犯平反。

    朱珪的另一大建树,依然体现在文治方面,他带起了经世致用的新思想,后来的名臣,曾国藩、胡林翼等等都是这种实用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如果不是朱珪掀起的这种思想,很难讲晚清时期李鸿章等人敢于提出师夷长技,因为老思想中学习夷人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

    可惜的是,朱珪的思想依然停留在宋明理学的框架内,没有像王阳明那样,彻底跳出理学的约束,否则他应该能让满清也拥有一个圣人。

    如今的形势,不容许朱珪把精力放在文治上,他必须防备逆贼周琅从江南发起的北伐,周琅会北伐,这是毫无疑问的,满清上下都清楚,只要周琅站稳了脚跟,马上就会北伐。可要趁周琅立足未稳去收复江南,一群文臣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上却做不到。

    朱珪是跟周琅交过手的,周琅手下火枪兵有多厉害他很清楚。但不谙军事学的朱珪,还看不明白周琅的軍队是以火器时代的军事理念组建起来的,强是强在理念,朱珪只能看到较为表面的东西,主要是武器和军纪方面。

    于是他立刻重建北京的火器部队,新建了神机营,这样在北京有有了健锐营、火器营和神机营三大火器营。

    淘换那些几十年的陈旧武器,让北京的作坊用好料打造新火器。朱珪虽然尝试联络广东的洋人没有成功,但周琅上次进攻北京,还是遗落了一些武器的。尤其是几百门步兵炮,都送给了和珅当礼物。北京有中国最强的手工业制造能力,技术水平足以仿造这些武器。无非是火绳枪跟燧发枪的区别而已,在威力上都是黑火药发射,谈不上有质的飞跃。所以不管是枪,还是炮,满清都能打造。

    最主要的是人员方面,朱珪认为周琅海寇的部队悍不畏死,纪律严明,他在火器营中重申军纪,裁汰了大量老弱,简拔了一批在剿灭白莲教起义中立下功劳的军官,但根本问题他革新不来,那就是三大火器营依然是八旗兵,主要是汉八旗。即使是嘉庆,也做不到压制旗人,招募汉人,至少在北京做不到。

    朱珪亲自负责督造武器,训练士卒,他以为只要给他时间,他就能打造出一只跟周琅海寇决战的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