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节 包围北京

    第一百八十五节 包围北京 (第3/3页)

开始出现,于是立刻转入休整,伤病员送回后方治疗,各部队补充兵员和给养。

    同时等待征集的大量车辆抵达,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清军没有毁坏闸门,可周琅必须防范于未然,另外征集牲畜和车辆的命令早就发下去了,相信已经起运,中断也来不及了。

    这次周琅征集的牲畜超过十五万,车辆十万,他需要长期保证前线軍队的给养,因为他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抵达北京城外的时候,已经到了5月初。

    抵达天津的辅兵部队总计已经有二十万,軍队已经全部到位,这次辅兵除了要维持沿路交通外,还要配合围困北京。

    在北京选择不出城野战的情况下,周琅不断部署軍队,在北郊部署了三万辅兵,南城部署了三万辅兵,他们在各城门外修筑防御工事,防止敌人出城,小股渗透是堵不住的,但可以阻挡大规模逃跑的情况。

    八万战兵全部在东郊集结,显然东边江苏主攻的方向,城西则是留给清军逃跑的方向。

    尼古拉在城墙上目睹了敌军的行动,他没有见过对方的战斗过程,因此无从判断对方的强弱,只能从偶尔看到的他们装备的武器装备判断,已经达到了欧洲主流水平,但骑兵较为缺乏。

    之后尼古拉看到对方挖掘壕沟,建造营垒,一切也都中规中矩,营垒的形制有些特别,即像是中国的,又仿佛有欧洲的影子,因为欧洲人也许会挖沟,但很少筑墙。而且尼古拉看到对方的设计中,是以火炮为核心布置火力的,这点上他倒是很欣赏。以火炮为中心,而不是步枪和步兵方阵,这在欧洲也算是新潮流。俄国軍队中,甚至是以骑兵为中心布防的。

    期待中的军事行动没人尼古拉等多久,对方在城外站稳脚跟后仅仅三天,就发动了一次试探进攻,主要是炮击。

    这次尼古拉确定了对方装备着为数众多的重步兵炮,从对方的射术上来看,训练较为正规,对方火炮的威力,尼古拉评估跟欧洲是同一水准,也许是他们购买的英国或者荷兰火炮吧。

    至于自己服务的对象,清军身上,则毫无掩饰的表现出恐惧,慌乱等等情绪。尼古拉判断,北京恐怕守不住了。

    回去后,尼古拉马上写了一封报告,向沙皇汇报,认为中国清王朝失败概率很大,希望沙皇根据这种情况,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尼古拉并没有提建议,但他能猜到,俄罗斯帝国是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的,欧洲正在进行的反法同盟战争,已经跟俄国没有关系了,因为俄国对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处置马耳他岛的归属,还有在瓜分波兰问题上跟奥地利关系计划,英国人选择支持奥地利,俄国去年就退出了对法作战。并且与英国绝交,与瑞典、丹麦、普鲁士等国签定旨在反对英国的条约。

    现在让欧洲人打他们的仗,俄罗斯可以在东方取得只有俄罗斯能够取得的利益。

    如果沙皇陛下可以出兵两万的话,也许可以在东方获取一块有价值的领土。

    至于这块领土在哪里,尼古拉并不太熟悉中国的地理环境,但总之肯定存在一块俄罗斯感兴趣的土地,明白这个道理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