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节 北京之战

    第一百八十六节 北京之战 (第2/3页)

都有腐敗现象,导致官库空虚,可这是北京,皇帝眼皮子地下,总不能官库也是空的吧。

    如果要在北京耗上一年时间,那就失去了突袭的意义,还不如当年朱元璋那种,先剪除羽翼,最后在打北京来的快呢。

    可惜嘉庆不是个逃跑皇帝,他要是一跑,这事情也就简单了。

    嘉庆为什么不跑呢?

    国君死社稷吗?

    如果嘉庆因为对北京城防有信心,他估计就不会跑了,而且周琅越是陷入持久战,他越不会跑了,即便城里粮食紧张了,嘉庆也不会饿肚子,相反逃跑反而可能被抓到。

    如果是等待援军的话,周琅打北京本就有围点打援的考虑在里面,跟清军野战一直都是最有效消灭对方的方式,攻击一座座城池,是最没有效率的方式。如果包围北京,能让满清把全国各地的軍队调来北京跟周琅决战,那也不是坏事,省的他一处处城池打过去,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打完呢。

    可打到现在,援军迟迟未至,周琅也不知道是嘉庆没有下勤王诏令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援军了。

    总之各种信息不透明,让周琅无从判断采取何种措施。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只能继续漫无目的的让大炮轰击,慢慢消耗北京城的耐久吧。

    围城二十天之后,终于有了变化,城墙还是那个样子,又多了几道裂缝,却离垮塌还很远,是城西留给嘉庆君臣逃跑的方向,北京城的老百姓在出现了逃亡的情况。

    周琅没有封堵城西,探马还是布置的,他们抓回来了几个百姓,看模样不像是穷人,虽然穿着破衣烂衫,可一个个都富态的很。

    审问之后才知道,这些人确实是北京的富商,而不是穷人。周琅这才知道,清军并没有放开城门让百姓出城逃亡,他们是买通了守城的八旗兵私放他们出城的。他们说城里明码标价,一百两就可以买到一张出城票,有人专门办理这项业务,给了钱,他有办法带人出城。

    这群八旗大爷,生意做的倒是不错。

    嘉庆没有让百姓出城,说明两个原因,有可能是北京城存粮真的很多,嘉庆有恃无恐,不担心饥民动乱,也有可能是打算最后关头驱百姓守城,这两个结果那个对周琅来说都不是好事。

    询问过富商城里的情况,对方表示全城戒严,问他粮价问题,他说官府查封了所有的粮商,现在一律平价买卖,按人按天买粮,倒也勉强能吃饱。

    从富商身上问不出太多东西,周琅就直接把他放了。

    之后几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城,大多是富裕阶层,老百姓可买不起出城票。

    战局陷入僵持。

    这是一种双方互相的焦虑。

    正所谓关心则乱,正因为关心,反而双方都理不清头绪。

    周琅四处寻找北京城弱点而不可得,在朱珪眼里北京城却是处处破绽。

    援兵不是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