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节 传檄而定一半

    第一百九十五节 传檄而定一半 (第3/3页)

本意是去外地巡游狩猎,作为危机时逃跑委婉的说法)承德,连接内外蒙王公,再图恢复。

    可朱珪坚定反对这些建议,认为皇帝一走,京师必定失陷,天下顷刻瓦解。建言皇帝一定要死守北京,等待转机。可转机根本不存在,朱珪逼于无奈调来的援军,也一次次在北京城外被歼灭,导致士气更加低落。权贵们去承德巡狩的谏言也就越强烈,越显得有说服力。

    直到周琅大军杀入外城,整个防御体系自行崩溃,朱珪这时候还想让皇帝留下死社稷,说皇帝一死,才有可能激励忠臣,皇帝一走,天下将亡。

    最后嘉庆实在是受不了这个老师,再也不肯听他的了,同意其他权贵的承德巡狩方案,出居庸关北逃了,但是临走却还不忘带上自己的老师朱珪。

    除了居庸关之后,嘉庆并没有去河北,而是转道去了山西,稳住山西这个表里河山后,还人联系上了正定府,正定(石家庄境内)与山西通过井陉相连,守住正定,则山西稳固;由于嘉庆的动作够快,正定府的文武都被他控制,派去了驻军。这就是为什么正定一直没有投降周琅的原因,唐山没有投降也有原因,因为唐山是清朝皇陵所在,有一支中心耿耿的軍队驻守。

    嘉庆还通过山西跟陕西建立了联系,陕西地形比山西更为险要,函谷关一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西安八旗世代驻防,忠心也可以保证。书麟坐镇荆襄,一面与陕西通过汉水相连,一边与四川通过长江沟通。荆襄在手,四川也就在手。

    所以嘉庆稳稳的控制了四川、陕甘、山西以及新疆、蒙古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在领土面积上,甚至还比周琅控制的版图大一倍。

    这些地方周琅基本上不太可能传檄而定,必须使用武力手段,可今年已经打了太久,軍队需要转入休整了。

    大周二年,嘉庆六年秋,周琅结束了长达半年的军事行动,命令全军转入休整。

    军事行动暂时停止,政治工作却加速运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