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节 打击顽固守旧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百九十六节 打击顽固守旧 (第1/3页)

    全国各地的州县,都张榜公告,除了宣传军事胜利之外。还大量张贴一幅幅图案,上面画着传统服饰跟满清服饰的对比图,尤其是明朝发饰跟满清发誓的对比,告诉百姓什么是传统的汉人衣冠。

    除了这些不带感情色彩的宣传之外,周琅能想到的,最有利的宣传工具无非就是通过戏曲等方式宣传。

    大量地方戏中开始出现剃发易服时代的段子,舞台上浓妆淡抹的各路角色粉墨登场,脚下踩着一个个平民角色,手里拿着刀子,嘴里喊着,“要发还是要头”。

    抹黑、讽刺前朝,是中国的传统,周琅还不算腹黑,他基本上只是在还原现实。因为实在是没有必要抹黑满清,这个异族政权,带着游牧阶段的道德水平,闯入了一个当时全世界文明程度发展最高的农业社会中来,给人带来的观念必定不好。

    八旗入关跟蒙古南下,都留下了大量的跟传统道德相冲突的事件,尤其是满清的剃发易服,这是连蒙古人都没有想到的手段。

    中国古人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跟夷狄的不同,服饰文化是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比如左衽右衽之分,在没有纽扣的时代,系衣服用的是带子,从肩头裹下来,在腰上用带子系住。游牧民族一般左衽,汉人选择右衽。比如头发,游牧民资披头散发,满清梳辫子,汉人就发展出比较同意的发誓文化。这些基本上只有用来标志“我跟你不一样”的功能,有人认为,右衽跟左衽相比,更不方便拉弓射箭,汉人的宽袍大袖也不适合作战,过于麻烦的发誓,也不是为战斗而生的。所以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赵武灵王采用过胡服骑射政策。

    这些符号可能确实不方便,但是强行去处的话,是对汉人精神的侮辱,哪怕一个人不修边幅,身上虱子很多,一股臭味,他自己可能也感觉到不舒服,可有一个人过来,按着他把他的头发剃了,把他身上刷干净,还给他喷上香水遮臭,这个人不会感到友好,反而会反感。连一个流浪汉在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像样的情况下,都不能接受别人强行改变自己,更何况汉人引以为豪的文化符号呢,所以引起了激烈的反抗。

    现在周琅将这段历史重现,试图激发民族情感,可效果并不大。因为成本原因,只能局限在城市中进行,但绝大多数人是生活在乡村的,而去一个个乡村宣传,成本太高,根本不现实。另外宣传的结果只对读书人有用,只有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大字不识,没出过家门的庄稼汉,你说要恢复传统,他还以为辫子就是祖宗留下的,你敢剪他的辫子,他会跟你玩命的。而告诉他们辫子是老祖宗留下的,恰恰是那些读书人。

    改变必须从知识阶层开始,农村的老夫子周琅管不着,反正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发型去杀人,留发不留头这种事多尔衮干的出来,周琅干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