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节 第一个殖民地(1)

    第一百九十节 第一个殖民地(1) (第3/3页)

跟生番做起了买卖。

    这个功劳倒不是朱濆的,而是一直留在这里的谢清高的功劳。谢清高是去年就留在了这里,这并不是谁强迫他的,而是他自己要留下来的。他于是成了这里的最高官员,但其实具体管理他并不参与。

    谢清高留下的面对是考察,早在去年刚刚立足,他就不断的带人称作小船,沿着河流不断的考察,一方面绘制下了附近的地图,一方面走访大量的生番部落。

    俄勒冈州的印第安人,后世评估大概有约有分属125个部族的10万到18万人。俄勒冈的面积是两个半江苏大小,可以说十来万人洒在这么大的土地上,如果不是大范围寻找,碰上的概率很低。

    谢清高发现,这里的生番比台湾的生番还要原始,台湾许多生番番妇都是会纺织粗陋的布料的,可这里的生番冬天裹着兽皮,夏天干脆赤果衤。他们没有锅灶,吃的熟食大多是烤的,煮肉用的是石锅。装东西的器皿,要么是木头做的,要么是石头做的。谢清高不知道一个词汇叫做原始社会,他用蒙昧未开来形容这些生番的生存状态。

    后世的美国历史学家,将人类文化发展总结出了一个顺序,把陶器的使用,作为原始社会的分界标志。认为人类必定先有村居生活,简单的技术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然后才会制造陶器。

    他们按照这个标准,认为白人到来之前的北美印第安人大多都出于野蛮社会阶段,其中如苏尼人、阿兹特克人和乔卢兰人,都制造大量的陶器,品类繁多,相当精致;这些处于中级野蛮社会的印第安人,大多都居住在墨西哥地区。北美的易洛魁人、乔克塔人和切罗基人,制造的陶器为数较少,品种也很有限,被认为处于低级野蛮社会,他们并不是完全定居,而是过着半村居的生活。

    另外还有一些低于野蛮社会阶段的印第安人,被称作蒙昧社会,这些人是阿撒巴斯卡人、加利福尼亚诸部落和哥伦比亚河流域的部落,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使用陶器,也并不过村居生活,而是居无定所的游猎。

    这种说法其实未必准确,因为满清入关之前,黑龙江一带的游猎部族,还掌握着制造弓箭等一些列较为复杂的技术,但放在美国相对准确一些,哥伦比亚河流域的印第安人,掌握的技术真的非常粗陋。

    但这种蒙昧状态下的人,攻击性并不高,他们也已经开始跟外界有了接触,库克船长在这里考察的时候,曾经就跟游猎的印第安人交换过毛皮。

    谢清高也跟印第安人交换一些毛皮,因为这些印第安人手里,就只有这些东西可以用来交易,他们的产出十分单一,猎物除了毛皮外,几乎不会留下什么东西。

    谢清高的目的,当然不是做生意,因此大多数时候,他去走访印第安人的旅程,都是一次赔钱的买卖,基本上是去送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