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节 张家口大战

    第一百九十七节 张家口大战 (第2/3页)

直打到傍晚,战局渐渐朝着有利于周军的方向发展,因为赵文安置的炮兵部队,不管是地形,还是射界都实在太好了,或者说他选择的这块战场太好了。

    打到太阳下山,双方息兵,主力都未大损。

    第二日再战,清俄联军中有三万人做出往东北迂回的举动,似乎是打算绕道独石口。

    赵文干脆将大量兵力抽调进关,放弃了大片关口前的有利地形。

    结果突然俄军开始猛攻正面,显然他们以为周军入关是从内线去支援独石口。

    对方从台路沟、油娄沟、小狼窝沟等险路进攻,结果给借助预设阵地有利地形的炮兵迎头痛击,战斗半日,敌军后撤,赵文此时却开始前压,步步紧逼。

    敌军一路后撤到了坝上,这里是一片较为开阔的山地草场,察哈尔镶黄旗的牧地。

    显然对方打算在这里进行决战,但赵文并没有让对方如愿,而是再次占据了昨日的有利地形,既然对方放弃了,他就占据,这些有利地形,只对外,不对内,因为在险,险不过张家口,最险的地方就是险关本身,而且有长城防御可以依托。

    又是一天焦灼的对峙和拉锯,如果这么打下去,敌人迟早要先撑不住而退走,这对于古代的中原王朝跟游牧民族的战争来说就算是胜利了,可这次赵文唯一的作战目的是留住那两万俄军,因此他是不能一直这么耗下去的。

    张家口战役一直打了十多天,清俄联军终于决定放弃,向后退却。

    这时候赵文继续逼近,如同一只有耐心的野狼一样,不抓住敌人致命的咽喉,绝对不会下嘴。

    越深入草原,地形越开阔,地理优势不复存在。

    清俄联军开始图谋逼迫赵文决战,双方在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终于展开了一场激战,此时距离清俄联军后撤已经过去了十天。

    这一战双方都没有什么取巧的地方,几乎是硬碰硬的打了一仗,最终周军笑到了最后,随着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