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节 请进来

    第两百节 请进来 (第3/3页)

要派人的话就派比这些国家更好的,但凡拿破仑升起任何一点跟竞争对手英国攀比的心思,他就一定会派遣一些真正的科学家来,那些欧洲一流的大师未必舍得派出来,但法国大学任教的一些较高层次的教职人员还是可以派遣的。拿破仑在埃及打仗的时候,就随军带着大量的法国理工学院的学生,让他们对东方文化进行研究。

    不知道是出于某种装点自己的情节,比如文艺复兴时期富商和贵族对艺术进行大量的资助,用来衬托自己的底蕴;或者拿破仑真的对科学文化感兴趣,他在巴黎经常去听一些现代学者的讲座,出征埃及之时,拿破仑本人还获得了法国科学院院士称号,在他签署的每一份命令上,拿破仑都会将院士头衔放在前边,署名“科学院院士、东征方面军总司令”。

    后来拿破仑攻占埃及的土耳其总督府后,就在这个总督府,召集所有随军的法国科学人员,成立了一个埃及科学院,蒙日任院长,拿破仑任副院长,拿破仑将此看作是他远征埃及最大的功绩,那些军事胜利跟此事相比,无足轻重。

    不管拿破仑是真的热爱科学文化,还是只想用科学文化给自己装点门面,让人家看到他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军阀,不是一个没有底蕴的平民,而是一个真正的贵族,那么拿破仑都应该会对向中国派遣科学家团队感兴趣,因为这件事他可以在法国大肆宣传,可以吹嘘一辈子。不管怎么看,组建一个灭亡了的古文明,埃及的科学院,也比不上组建一个,还活着,并且一直延续下来的古文明,中国的科学院,更加值得称道。

    周琅也算是费尽心机,也要把欧洲最顶尖的人才弄过来,因为这些人代表着人类社会目前最高知识水平。

    知识是没有国界的,知识也不是发明出来的,而是自然存在的,被人类发现了而已,这些知识属于全人类,全人类都有权力去学习,可问题是掌握和发现知识的人他有国界,所以必须打破国界,把这些知识的承载者们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