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节 第二块殖民地

    第两百零三节 第二块殖民地 (第2/3页)

清高已经到过马六甲海峡许多次了,对这里的水文十分熟悉,他还懂得马来语,登陆新加坡之后,马上跟当地苏丹建立了联系,提出购买淡马锡的问题。

    土著首领狮子大开口,要价一百万银币,这要是欧洲人那就直接开抢。谢清高不是一个合格的殖民者,他选择跟对方砍价,硬生生砍到了三十万银元,咬着牙成交。他不知道他的慷慨会给他招惹多少麻烦。

    在淡马锡这座小岛上放下了一些施工和防卫人员后,谢清高继续向非洲挺进,三个月后才抵达非洲海岸,途中在印度短暂停留,卡拉奇已经颇具规模,而且中国官员组建的当地乡团武装,彻地打垮了信得省的防卫,将三个回教王国彻底灭亡,合并成一个省份,成为中国东印度公司一个极为可观的领地。

    在这里谢清高跟亨利皮特久别重逢,叙旧了一番后,约定互相帮助,谢清高要在非洲立足,印度洋这边的印度将是比中国更方便的后方基地,对于亨利皮特来说,谢清高主持的非洲公司能到他管理的领土上进行贸易,那是一件好事,至于中国人向非洲流放囚犯,此时一心扑在印度扩张事业上的亨利皮特,完全不关心,控制了信得省后,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希望把印度河中上游的旁遮普收入囊中了,跟信得省相比,旁遮普才是一个值得征服的对象,才是他的孟加拉啊。

    此时英国在两年多以前,已经打败了马拉特联盟,但由于马拉特个别领主的抵抗,英国东印度公司陷入长久作战,导致公司红利受到影响,这引起了公司高层的不满,将扩张主义的总督韦尔斯利召回了英国。韦尔斯利这个声称要“在印度斯坦和德干每一个地区,建立一个广泛的联盟和政治关系的体系”,“把英国人的政权提高到印度的最高权力地位”的总督离任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政策再次转向保守,开始消化胜利果实。

    这是亨利皮特最好的机会,他不愿意看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再次扩张,垄断整个印度,虽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就是英国的利益,可不是他亨利皮特的利益,他坚定的认为,他比英国东印度公司那些尸位素餐的管理者,更能代表英国的利益,他在这里的每一份开拓,都是在为英国国王增加荣耀。

    另外信得省其实也不属于印度,东印度公司开始扩张之后,这里属于强大的阿富汗杜兰尼王朝,这个王朝在最兴盛的1747~1770年间,两次入侵波斯,先后征服赫拉特、内沙布尔、马什哈德,占领阿姆河以南地区,迫使布哈拉纳贡。曾9次入侵旁遮普,两次掳掠德里,击败了马拉塔人和锡克人,迫使莫卧儿帝国皇帝割让了旁遮普、木斯坦、信德和克什米尔,并掳掠了大量财富。杜兰尼王朝在全盛时期,疆域东起印度旁遮普,西至里海,南临阿拉柏海,北包巴尔赫,是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第二大回教强国,与印度莫卧儿帝国并驾齐驱。

    但印度这里的历史一直重复,兴衰更替比中国要频繁的多,中国好歹能维持个几代人,而这里往往就是一代人的命运。杜兰尼王朝王国帖木儿·沙在1773年继位并迁都喀布尔,然后王室就开始发生内讧和各部族之间产生矛盾,地方势力开始割据,巴尔赫和信德等行省总督相继独立。信得省接着又一分为三,成为三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