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节 友好的昆仑奴

    第两百零四节 友好的昆仑奴 (第2/3页)

民的营地不在一起,旗人往上游走了三十里扎营。八旗骑兵骑马扩大搜索范围,汉人留下修建营寨,牧民们防备可能的危险。

    八旗兵不久就回来了,他们带来了不太好的消息,说附近有昆仑奴部落,有大量牛羊,根据他们的观察,这里的昆仑奴比黑龙江的索伦等游猎部族规模要大的多,他们发现了一个昆仑奴营地,至少有两千多人。

    对方实力强大就有可能爆发冲突,在对昆仑奴的战斗力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贸然战斗,十分危险。

    之后的十多天里,他们都十分紧张,担心昆仑奴会做出不友好的行为,可是直到最后几天,才有黑人部落发现他们,隔河观望了一阵后就走了。这时候他们的简单营寨修建好了,周围立起了五尺高的土墙,足够把他们三千人的营地都保护起来。

    陕甘士兵根据他们的本地传统,把营寨叫做堡(念bu)子,由于他们这些西北汉子,从来没有见过黑人,几天前一小群赶着牛的黑人站在河对岸把他们吓了一跳,那还是人马,根本就是庙里的黑面神。

    预想中的危险并没有出现,几天之后又有黑人前来,对他们十分好奇,几个胆大的游过了河,近距离跟他们对视,手舞足蹈的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话。双方慢慢靠近,最后面对面的鸡同鸭讲。

    发现对方没有恶意后,旗人移民也不想跟当地土著发生矛盾,看他们不穿衣服,还特意送了几匹布给他们。结果黑人回去后,第二天送来了三只羊。

    旗人在非洲土地上立足,就从这三只羊开始了,后来他们建立的堡子就被叫做三羊堡。

    双方交往渐渐多了起来,黑人对旗人的战马感兴趣,想用他们的牛羊来换。对牲口旗人倒是不太在乎,因为他们带来了一些种畜,不但有牛羊还有鸡鸭。可八旗首领觉得,应该跟昆仑奴搞好关系,所以他努力让黑人明白,愿意送他们几匹马,但更多就没有了。

    对黑人彻底放心之后,旗人决定不能总是黑人来他们的堡子,他们也得去黑人的地方看看去,知己知彼,有备无患。于是一次黑人前来跟他们交换了盐巴后,他们提出去黑人的家里看看,黑人很欢迎。旗人都统带了两个心腹上路,临走前把后事交代了一番,如果他没有回来,就让副都统接替他。

    这是附近游牧的一个小部落,他们过着一种半农半牧的生活。住在圆顶草房子里,房子的框架用小树枝放置成圆圈形,向内弯曲并扎到一起,在框架上用茅草覆盖顶部。地板用蚁冢的黏土和牛的粪便混合物做成。等它干了以后,人们就在上面覆盖牲畜的脂肪。

    都统有幸看到了一座正在修建的小屋,这种新奇的建筑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建成后就好像一个鼓起来的馒头一样,他回去后告诉其他人说昆仑奴都住在馒头草房里面。不管这种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