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八节 嘉庆的两手抓

    第两百零八节 嘉庆的两手抓 (第3/3页)

归内务府统一管理,剩余产品也都由内务府联系对外销售。此时嘉庆对贸易也很重视,因为他不再富有四海,什么都不缺了。而是什么都缺,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对贸易的刚性需求,此时扭转了嘉庆的思维方式。

    用皮革制品跟俄罗斯交换毛呢,铁器,用粮食、盐巴跟布哈拉汗国交换棉花、牲畜,甚至招引晋商到伊犁贸易,除了引进一些书籍、日用品满足自用之外,还用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和药品,进行转口贸易获利。

    嘉庆实行的这一套奴隶制晚期制度,在中亚地区的成功,让周琅惊掉了下巴,通过跟随晋商前往贸易的采风谍报探听回来的消息,周琅发现当地秩序迅速稳定,而且民怨甚少,这让一项崇尚商业自由竞争法则的周琅,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但要周琅模仿这一套制度,那显然不可能。不过嘉庆对中亚的有效治理,这个经验值得吸取,将来大周进入这一区域,也许能够借用。不过中国的社会关系远比中亚要复杂的多,全部用行政来进行管理的话,恐怕会出很大的问题,这是历史证明了的。

    况且周琅现在恢复和打造的管理方式,还没遇到太大的弊病,也不需要大的改变,小的调整革新却是必须的。

    目前在中国实行的管理方式,基本上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王辅茞领导的民政板块,王辅茞作为丞相,下面采用传统的六部制度。但在工商业板块,则由周琅这个皇帝亲自管理,这也是有成例的,满清的内务府就管着全国的海关关税征收,开矿等厚利部门。

    由于有满清的前例,两个板块结合的很好,双方都没有干涉对方。

    可是周琅一直有全面改革征服的打算,王辅茞的个人意愿并不重要,只要周琅觉得时机合适,他会强力推行下去。只是一直缺乏进行改革的人才和知识储备,他通过学校培养出来的懂得财务会计等现代知识的人才始终不足,填充日益扩大的工商业机构都一直紧缺,更不用说去改革传统机构了。

    反正传统机构的作用也就是维持稳定,周琅对他们的期望值不高,这套制度在维持稳定方面,又出奇的有效,在中国用了上千年,也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

    所以周琅短时间内还是不会动这套制度,可在一些关乎未来的领域内,改革是必须的,工商业管理方法经过不断的摸索,现在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可是在更深层面还有缺憾,人才水平一直是阻碍深层改革的大问题,现在随着法国科学团队的到来,条件基本具备了,于是周琅再次开始进行制度创建,而这一次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传统机构的边缘领域。

    这一次周琅要对传统的冷衙门工部,进行一次现代制度改革常识,无论成败,都对将来其他部门的改革将具有借鉴和探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