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节 舟山换澳大利亚

    第两百二十节 舟山换澳大利亚 (第3/3页)

西班牙势力范围。

    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人也将荷兰看作是一个次要强国,不顾莱佛士等殖民地官员的反对,将占领的荷兰殖民地爪哇和马六甲归还给了荷兰。结果莱佛士一气之下跑去新加坡建立了新的基地。

    总之这都是英国在欧洲政策的延续,就是扶持弱小,围殴最强。把这套政策,推及到了全世界而已。

    因此他要限制法国在澳门立足,防止法国在中国扩大利益。

    英国领事领会了政府的精神,向中国理藩院提出,允许中国在澳大利亚建立一块殖民地,换取英国控制澳门。

    可是澳门涉及到跟葡萄牙人的关系,在周琅眼中,巴西跟澳大利亚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澳大利亚的重要程度还要高一些,因为澳大利亚距离中国近,距离欧洲远。

    所以表示不能将澳门交给英国,并且拒绝任何欧洲势力威胁澳门,告诉英国人,澳门是中国的土地,只是租借给葡萄牙的,中国继续对澳门负有保卫义务,任何对澳门的侵犯,都被视为是对中国的侵犯。

    英国领事随即提出,希望效仿澳门,在中国舟山群岛中租借一个岛屿,作为英国在中国的商业基地。

    周琅不清楚这是英国领事自己的主张,还是得到了英国国内的命令。

    他有些感叹,英国人真是固执,到现在对舟山还不死心。历史上他们多次试图染指这里,马嘎尔尼访华,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希望能在舟山群岛建立基地,可是向乾隆提出的“将舟山的一个岛屿让与英国”的请求,清朝没答应。后来鴉片战争中,英国依然对舟山念念不忘,他们对香港反而是不感兴趣的。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海军部第二号机密文件中即明确指出:“舟山群岛的中心位置在广州与北京的中段,接近几条通航的大河河口,从许多方面来看,能给远征军设立司令部提供一个合适的地点。”这种位于中国中部位置,靠近通航的大河的有利条件,对于商业同样很重要,所以要说英国对中国最感兴趣的地方,绝对不是澳门,而是这里。

    但是周琅政权跟满清政权是完全不同的,他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因为自由贸易对中国这个手工业大国最有利,所以开放了大量的港口,基本上不存在对贸易的限制,英国人甚至可以进入大周京师江宁(南京)居住,没想到他们还是固执的要求得到舟山作为基地。

    答应他们吧,这就真是卖国了,允许葡萄牙人继续留在澳门,那是有历史原因的,是明清两朝留下的烂账,可允许英国新开辟舟山,这就是周琅的责任了,后人会如何评论他,他不敢想。

    其实如果敢卖的话,获得的利益也是巨大的。

    周琅是一个商人,他想了想没有什么是不能卖的,问题是他付出的代价可能很大,所以他需要卖一个好价钱,他告诉英国人,可以给他们舟山,但他要整个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