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八节 嘉庆中兴

    第两百三十八节 嘉庆中兴 (第2/3页)

至连棉布都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卖给俄国人。

    连普通丁壮嘉庆也想办法招纳,各地穷人只要肯来,嘉庆就给他们抬旗,给他们份地,伊犁的垦殖规模越来越大。人均比内地多的多,人口已经达到了两百万人,其中半数都是汉八旗。

    这些旗人年纪普遍较轻,可以参战的丁口就有八十万,除了女人孩子之外,几乎可以做到全民皆兵。

    在

    中低层全面恢复了八旗制度,嘉庆认为他现在的力量,已经比太宗(皇太极)时更强,比太祖(努尔哈赤)更是强了不知凡几。

    八旗制度在恢复全盛之后,还继续发展。

    大量读书人来到伊犁,嘉庆重组了六部。形成了旗官管旗务,六部管政务的局面。甚至随着一大批太监的到来,他的内务府都更像过去的内务府了。

    政治上形成了中高低搭配的层面,比太宗时代,六部虚有其表,与各旗王公争权夺利不同,现在嘉庆的六部可是实权部门。由于一百多年的汉化,旗人王公早就接受了六部制度的辖制,认为这是朝廷体制。而且由于是溃败中重建,伊犁也没有出现实权的王公,各旗的都统都是皇帝任命的官员,不是过去的诸侯。现在皇帝通过六部,管理各旗的钱粮,任免各旗的官员,形成了从上到下皇帝集权的状态。

    跟中原的六部制度不同的是,八旗的六部,是建立在八旗之上的管理机构,是皇帝跟八旗之间的一个权力机构,上接皇权,下接旗民;所有的旗官,并不是科举出身的文官,而是文武一体的牛录额真、固山额真。这些旗官既管生产,也管打仗,还管户口,一官多用。

    如同中原的乡村自治,用乡绅将百姓牢牢的固定的土地上,嘉庆用这些旗官将旗人牢牢固定在土地上,地方乡绅可以组织老百姓开荒,修路,组织乡勇自卫,剿匪,这些旗官也可以。

    通过对比,嘉庆并不觉得自己创设的制度,是对祖先的完全模仿,而是跟中原的体制相结合的产物,这让他觉得并不野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