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节 不作不死拿破仑(2)

    第两百四十六节 不作不死拿破仑(2) (第3/3页)

缺点已经暴露,拿破仑自己也发现了。

    比如他的便宜儿子欧仁亲王根本就没有军事才能,率领拿破仑手下一半兵力的易北军团的欧仁进军缓慢,完全没有组织能里,惹得拿破仑让人传话“告诉欧仁亲王,他的行军实在太慢,他的纵队所占领的空间实在太大,那妨碍了整个军团的行动。他的部队车辆太多,纪律毫无,他必须严格执行规定,领先的师在行军时不得携带行李。”

    最后,拿破仑终于忍受不了欧仁的带军方式,他解散了易北军团,把欧仁送回了意大利。

    另外拿破仑的大炮质量下降的厉害,主要是赶工的原因影响,尤其是炮弹质量非常差。拿破仑甚至直接写信给他的军政部长说:“在最近的会战中,我们的炮弹有二分之一以上都不爆炸,这使我极为恼怒。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一位炮兵总监把这样不能使用的弹药送到战场上来;应该依照军法予以处决。”

    但明明发现了这些缺点,拿破仑依然对自己的胜利无比艰辛,至于俄国,他觉得自己是白给了天气,是缪拉指挥不利,所有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而不是他的。

    由于时间仓促,軍队装备都不齐全,最优良的大炮要么丢在了俄罗斯,要么丢在了西班牙。参谋部大大减员,救护和管理系统漏洞百出。

    皇帝看到了这些缺陷,但他没有根据这些缺陷计算他的軍队的战斗力,反而从这支残缺的军队回忆起往昔的辉煌。

    他回想起当年刚刚接管了一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军队,法国革命政府要他远征意大利,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率领这只乞丐軍队越过高山,取得了胜利,占领了富庶的北意大利,从哪里改善了武装。

    如今,已是17年过去了,他突然抖擞精神,豪迈的说道:“我将作为波拿巴将军来指挥这场战争。”

    如果说能力不足,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也就罢了,可明明拿破仑能够精明的看到軍队的任何缺陷,但却依然对自己的胜利毫不怀疑,这种精神状态太过神奇。

    也让他错失了真正胜利的机会。

    因为就在他答应了吕岑会战之后,奥地利找上门来希望结盟。

    何止是拿破仑对自己的胜利坚信不移,整个欧洲都迷信拿破仑的武力,不然拿破仑凭什么让那群新兵冲锋陷阵,是因为年轻的士兵对他们的胜利坚信不移,所以才士气高涨,勇往直前。

    奥地利人也觉得拿破仑还会赢,所以把赌注压在拿破仑身上,但他们需要获得回报。

    奥地利皇告诉拿破仑,如果他撤销华沙大公国,放弃1811年并入法国版图的领土,并把伊利里亚和同意大利接壤的大部分边境地区归还给奥地利,奥地利愿意同法国结盟。

    拿破仑严辞拒绝了这些条件,他说:“我不要你们的武装调停,你们想混水摸鱼。靠洒玫瑰水是不可能得到新的省份的。你们第一步是向我要伊利里亚,然后就要威尼斯省,然后是米兰地方,然后是托斯卡那,这终于会使我与你们作战的。最好是现在就开始吧。是的,如果你们想从我这里得到土地,那你们必须流血。”

    拿破仑的傲慢态度,不但把奥地利这个可能的盟友拒之门外,还可能会把他们推向反法联盟那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