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七节 中国式扩张(1)

    第两百五十七节 中国式扩张(1) (第2/3页)

刚刚夺取的市场,他们的市场丢失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发动了对当地政权的战争,否则没有这么快丢失,毕竟英国纺织品同样很廉价。

    中国移民,中国商品,如同两把尖刀,迅速进入了拉普拉塔人民的生活中来,发挥出比他们本该有的更大的影响力。

    在巴西,随着大量权贵跟随葡萄牙王室来这里避难,他们带来了更先进的葡萄牙文化和欧洲制度,国王若昂改造了里约热内卢。修建了一批亭台楼阁之外,还建立了相关的机构,建立了银行、学校、图书馆、歌剧院等等,将里约热内卢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首都。

    巴西物产丰富,这些权贵虽然在欧洲水平一般,可相比殖民地原本的官员素质,那是大大的提高,因此行政效率跟着提高,经济发展跟着加快。失去了葡萄牙这个小市场,他们反而跟英国、中国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

    巴西种植园的蔗糖、咖啡进入英国市场,木材、棉花却被中国无底洞一般的需求着。

    开启工业革命后的中国,不但在用廉价的纺织品迅速席卷西班牙人曾经封闭起来的美洲市场,但更多的还是开启了国内市场的魔咒,三亿中国人的需求被打开,只能无底洞一般的向外部索求原料。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美国的棉花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巴西人也慢慢挤入这个市场,但巴西一直都是一个次要角色,葡萄牙种植园主的管理水平根本无法与美国和英国相比,可是几年前这种现象发生了改变,国际棉花价格大涨,中国商品涌入巴西采购棉花,几乎是有多少要多少,以前价格较高的巴西棉花无人问津,可突然就炙手可热了。

    原因是1812年开始,英美之间爆发了战争,美国棉花突然很难运出来,这就给了巴西机会。

    巴西种植园主年复一年的扩大棉花种植规模,可价格依然保持高企状态,中国人挥舞着真金白银拼命要求合作伙伴种植更多的棉花,告诉他们中国没人穿一件棉衣,就足够把巴西的所有土地都种上棉花了,告诉他们不要有任何顾虑,去开辟土地,去种植棉花,有的中国富商还会提供预付款。

    开辟种植园的土地巴西不缺,但劳动力极其缺乏,管理种植园的工头也不容易找,于是在黑奴贸易扩张的同时,从中国招募移民成了一项更有利可图的业务。

    中国移民不需要高昂的工资,甚至只需要给予他们日常的伙食,然后几年后赠与他们一块土地他们就愿意来巴西开垦。中国也不缺种植棉花经验丰富的农业工人,这些人作为工头帮助巴西人开辟新的种植园效率很高,因为他们很容易管理,甚至不需要管理,他们自己就能管理自己。

    结果巴西人发现,雇佣中国农民,比一次性采购黑奴更划算。只是愿意移民的中国人不多,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原本在棉花贸易爆发前,甚至不需要支付工资的中国劳工现在需要工钱才能招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