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节 武装调停

    第三百一十三节 武装调停 (第2/3页)

,但在黑海拥有话语权,对法国来说只是鸡肋,法国不需要黑海的粮食贸易,法国农业足以自足,倒是英国可以获得一个可靠的粮食来源,反过来还可能减少从法国的粮食进口呢。

    打这场仗本来就只是遏制俄国向地中海扩张,所以法国的目的不高,他们也很快跟俄国达成了协议。

    另外欧洲公司向法国的施压也是关键之一,欧洲公司现在在法国地位很特殊,她虽然是一家中国公司,但在法国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将大量的法国商品输送到非洲,又将大量非洲的原材料输送到法国,对法国的经济具有战略意义。所以欧洲公司的施压,已经不再用拿破仑威胁这种下作手段,同时现在波旁王朝已经站稳了脚跟,不再担心拿破仑了。

    法国的退缩,让英普两国骑虎难下,如果继续开战,就可能只有英国跟普鲁士联盟了,波兰小富即安得到利沃尼亚领土之后,满足了胃口坚决不愿意继续作战。

    奥地利的胃口也得到了极大满足,他们一开始的目的只有瓦拉几亚一个公国而已,随着战争的持久化,他们才不但提出新的要求,英法为了让奥地利坚持作战,不得不一次次给予奥地利新的利益。现在的利益已经远超奥地利的初衷,不但得到了瓦拉几亚,还得到了摩尔多瓦,甚至连比萨拉比亚都得到了,他们也很满足,加上奥地利的经济毕竟不如英法,打了四年多已经很艰苦了,也就比俄国稍微好点,可国内也开始动荡,奥地利可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多元化的帝国,长久战争让国内各个民族势力开始不满,分离主义情绪上升,维持稳定才是奥地利最大的利益所在。

    另外欧洲公司也没少做奥地利的工作,他们答应给予奥地利一笔优惠贷款,帮助奥地利在战后修建一条从维也纳通往的里雅斯特和威尼斯的铁路。

    至于奥斯曼帝国的利益,谁都没有去考虑。

    中国欧洲公司,以一个独立利益相关方的身份,也参加了瑞士巴塞尔举行的和会,他们的权力主张主要是克里特岛,欧洲公司希望各方承认他们对克里特岛拥有的主权,并承诺会开放克里特岛给欧洲各国。

    英国对此强烈反对,控制欧洲公司在地中海的扩张,就是控制中国在欧洲的扩张,这一点他们很清楚,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扩张,就是英国在印度的扩张,这个道理他们懂。英国试图说服法国跟他们联合抵制欧洲公司,要求恢复克里特岛的自由,由当地人自治。

    林第在和会期间,游走于各方之间,威逼利诱,主要能威胁到的,也只有法国和奥地利帝国,因为这两国还有其他利益捏在中国手里,他们在西非的黄金殖民地,依赖于中国非洲公司的基地,尤其是奥地利,没有非洲公司在尼日尔河流域的商业基地支持,他们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