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节 改革成功的曙光

    第三百六十九节 改革成功的曙光 (第2/3页)

员一样的性质。新事物总是要在老体系中找到一个位置。这种特许公司,既不是官办的,也不是过去那种受到政府严密监控的十三行性质的商业组织,而是完全按照市场办事的企业,但因为要满足政府的层层条件,才能得到许可,因此他们有意无意的将自己定位为了一种非官办又非民间的组织。

    社会精英也不认为这种所有人都可以持股的企业,是普通商人的店铺一样的性质,反而将这种自由买卖的公司,看作是一种官府之外的公共事务。他们投资这种资产不丢人,所以才有传统精英竞相购买公司股份的事情。

    而这种现象,是周琅最满意的,这意味着传统精英开始转型。这种转型也许没有新培养一个精英阶层那么快速,那么彻底,但他平稳。历史上没有经历革命而成功的国家,必然要经历这种传统精英的转型。英国的贵族转型为经营传统工商业的新贵族,德国贵族转型为农业和工业资本的容克地主阶层。日本的武士成功工商业企业家,都是这种转型。这三个国家也就相对平稳一些。没有法国那么动荡,更没有中国那么曲折。

    不好的是,这些商业公司跟官方的关系太密切,肯定会出事。他们不是官僚资本,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依附于官僚阶层。所有的商业公司都依赖于官府的特许,特许是有时间限制的,一半是十年和十五年,所以保持跟官府良好的关系,一直是他们成功经营的根基。

    好的是,由于全社会都给予股份制商业公司一种高大上的印象,让所有阶层都热衷于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商人阶层挖空心思想成立股份公司,其他阶层也踊跃购买新公司的股份和债券。商业公司的发展势头很猛,商业力量在社会各种力量中增长很快。

    为了让这种良好氛围继续下去,周琅发现大量官员入股商业公司,商业公司又反过来利用一些高官显贵的入股来宣传,给自己公司背书,吸引更多的资金。官员不能经商,这是后世很多国家的规定,目的是防备职务犯罪。周琅没有反对官员参与工商业投资,默认了这种现状。但是职务犯罪是一定要杜绝的,因此他开始严查各种商业公司为了拉拢官员,给予他们干股的现象,将其定性为腐敗,按照贪腐罪论处。

    同时为了避免因为授权商业公司的权力集中在国家和省级官府机构,导致商业公司数量稀缺,周琅继续下放权力,规定县级官府也拥有批准成立商业公司的权力;又为了打击商业公司过于依赖政府授权,废纸了商业公司的特许权限制,只要在经营期间,没有犯罪,没有偷税漏税,那么所有的授权可以自动延期。

    本来就有大把商人挤破头想组建自己的商业公司,这一次权力下放,瞬间让全国数万个县都拥有了成立商业公司的权力,大大增加了商业公司的数量。周琅还废除了垄断特权,过去一个省只能批准一个垄断性公司,比如山西矿业公司,只能有一家,别的公司就不能在山西采矿,现在则不再限制数量,政府可以授权多家公司。

    这些措施都让商业公司在中国成几何倍增加,短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