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节 英国人的打手

    第三百七十节 英国人的打手 (第2/3页)

以上,而中国依然主要以间接税为主,像遗产税、所得税、地产税这些税种,都没有施行。

    可英国人每年6000万英镑的财政收入,却时常入不敷出,政府的债务缓慢增长,中国18000万英镑的财政收入,却能过做到结余。一个是中国的行政支出确实相对较小,皇权不下乡的传统,让中国的官府机构只设置在县一级,深入乡村的管理者,则是那些不拿工资的乡绅,宗族,通过十家牌法等制度,建立起了一套保甲制,周琅不但没有摧毁这套保甲制,反而继续加强。中国的人均官员比例,只有英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行政支出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军费支出少,中国的海军规模是英国的两倍,但财政收入是英国的三倍,谁的军费压力大一目了然。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西以黄金、白银计价的物价水平,早期中国的金银购买力是西方国家的五倍以上,因此中国手工产品显得十分低廉,这些年金银持续的流入,加上大规模开采黄金,中国货币其实一直在缓慢通涨,现在购买力已经大幅度下降,但依然是英国的两倍,而且这个优势一直稳定了好几年,毕竟中国是一个生产大国,大多数商品都能够自产,因此成本更低,理所应当比英国更低,表现在货币购买力上就更高了。

    所以三倍英国的财政收入,购买力却是英国的六倍。在这种差距之下,周琅很不理解为什么英国人敢向中国宣战。他也不想费力去揣摩英国人的心思了,在这种程度的优势之下,周琅对这场战争的胜负没有丝毫怀疑。

    只是这样一场战争,周琅认为是没有必要去打的,他对英国已经没有任何野心。英国手里最有价值的资产,应该是印度,可是把印度从英国人手里夺过来,周琅没有这个想法。中国的非洲公司一直统治者印度河流域,采取的是轻徭薄赋,配置土地乡绅阶层的中国模式,在这里就没有多少利益。可是英国统治的印度,却可以为中国提供大量的棉花、靛蓝和黄麻等原料。

    老实说,英国统治印度,带给中国的利益,比自己统治更有利。因为中国的统治,从来不是一个榨取性的统治。统治的结果也十分明显,非洲公司统治的印度河流域,人口激增,已经增长了两倍,达到了四千万人;英国统治下的印度,人口一直徘徊在一亿八千万左右。中国的统治,虽然财富总量未必增加,但分配相对平均,因此底层百姓更容易养家糊口;英国统治下,则是高度分配不均,且英国人要拿走很大一块,这就导致底层几乎赤贫,别说养家糊口了,动辄就是饥荒连连,仅仅几次饥荒夺取的声明,就有三四千万之多。

    英国人榨取的利益,又有相当大一部分,通过贸易成为中国商业阶层的原始资本。所以说,从利益方面考虑,从英国手里夺取印度,有可能还不如让英国人统治这里。

    通过上次战争,英国势力已经被压缩在了西非、加拿大和印度,这已经不是一个世界性帝国,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英国,担不起日不落的称号,这样一个英国,周琅已经失去了削弱的心思,可对方始终不死心,一直不愿意看到有比它更强的国家存在,一定要打到最强,这份好胜心值得鼓励,可未免有些自不量力了。

    周琅看的透彻,英国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个帝国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比其他国家更深刻,他们不可能看不到总体势力的差距。所以英国一定会找外援,美国只是英国的一个打手而已,他们肯定会找更多,更强的打手。

    英国宣战之后,第一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