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节 外交战场(2)

    第三百七十五节 外交战场(2) (第2/3页)

的权贵阶层,其他八旗,但凡是有贡献的上层人物,不管是回部八旗还是波斯八旗,甚至是汉八旗,都会被抬入满蒙八旗。

    满蒙八旗是权贵,汉八旗则越来越成为中坚力量。一个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人口基数大。

    相比满蒙八旗从一开始的二十万人,增长到了五十万,汉八旗人口的增加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汉八旗人口最初并不占绝对优势,最早的汉八旗是那批从陕甘跟随嘉庆逃到伊犁的乡勇,人数不足十万,后来先后有大量在新朝不得志的满清忠臣孝子来投效嘉庆,汉八旗的人数增长迅速,先后投靠的人数高达二十万人。

    这二十万汉人,经过三十多年的繁衍,竟然达到了500万人,人口翻了十多倍。这种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跟满蒙八旗不同,汉八旗从一开始就是以开荒种地,为满清政权提供粮食为首要任务。在伊犁地区的时候,汉八旗就被组建起来到费尔干纳盆地开荒种地。为了安稳那些陕甘光棍乡勇,满清朝廷甚至直接给他们分配媳妇,后来更安稳一些后,汉八旗农耕生产在土地数量足够的情况下,经济状况相对较好。早期分配给他们的媳妇主要是战乱中守寡的回部女子,这些女人就有些不中意了,于是他们开始纳妾。汉人老婆是不用想,但只要花得起钱,中亚地区的民族观念淡薄,那些牧民甚至愿意直接卖女儿,根本就不在乎是做妻还是做妾。

    于是汉八旗男丁纳妾数量众多。有田地,有老婆,这些西北地区的汉人心就稳了,白天埋头把力气使到土地里,晚上埋头把力气使到媳妇身上。就这样,玩命种地,玩命娶老婆,玩命生孩子,孩子继续玩命种地,玩命娶老婆,玩命生孩子。

    一个人有三四个老婆很常见,有七八个孩子不算多,十几个孩子属正常。两代人下来,就从二十万人生到了五百万人,但血统驳杂的厉害。有些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人人身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汉人的影子,头发不是黑的,眼睛是带颜色的。可他们偏执的认为,他们就是汉人,因为他们的男性直系祖先是汉人。

    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更接近汉人,说着已经变味的汉语,夹杂着大量的外来词汇,一些刚刚到这里来做生意的中国商人,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听着像陕甘一带的方言,可即便是陕西的商人,也完全听不到什么意思。但稍微接触上一段时间,就能够明白他们的意思了,这说明语言确实还是汉语,可以算作另一种方言。

    口语上或许有差别,但文字上完全没变,有钱的汉八旗家庭,依然坚持耕读传家的传统,尤其是当初大量迂腐的愚忠于满清的文人,或者是在新朝大周郁郁不得志的旧官僚,又或者是一些投机者,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早期的满清是吸纳了一大批从中国流亡到满清的文人官僚的,这些人成为汉八旗的骨干。他们在一座座汉八旗村庄中办私塾,教儒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