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节 吾父皇尚未驾崩

    第三百七十六节 吾父皇尚未驾崩 (第2/3页)

重视农业生产,至少他们自己认为,他们不依赖外贸,贸易带给他们的,只是金银而已。可是周成功认为,这样的国家其实很脆弱,真当他们的贸易被封锁后,他们的经济很容易就破产,出现各种社会问题,最后是政权崩溃。

    所以他跟道光进行了一番开诚布公的交谈。

    周成功基于经济学原理的游说并没有打动道光,因为现在的道光,虽然跟历史上的道光不一样,接触了一些西方治国思想,但主要还是传统中国的统治哲学,他并不认为他的国家会因为贸易而出现问题。

    可当周成功用中国政治哲学的方式跟道光深谈一番之后,道光却开始犹豫了。

    周成功先是跟道光摆实力:“陛下,您应该清楚,中国的丁口远胜俄国、大清和英国之和。您也知道,大周力行十家牌法,保甲森严。战兵虽只有三十万,可辅兵却远超百万。动员之下,即便组建五百万大军,亦不是难事。可大清能用之兵有多少?就算一百万,俄兵也出一百万,英人向来不善陆战,且绝无可能远隔千里调动百万大军。以两百万对五百万,绝无胜算!”

    道光反对道:“我大清可用之兵何止百万。我大清丁口四百万,皆可为战!况,俄罗斯兵亦不止百万。英夷虽不善陆战,水战却颇强,有此足矣!”

    周成功虽然知道道光是在唬人,但也不戳破,开始跟他将虚无缥缈的大道理。

    他问道光:“即便英俄清三国联军赢了如何?陛下难道真的以为可以打入中原?”

    道光叹道:“打入中原难矣!但取大周关外之地则易也。”

    周成功冷笑:“即便大清占了玉门关外又如何?”

    道光纳闷:“如何?拓地千里莫大的功业!”

    周成功摇头:“此非功业,实乃祸端。”

    道光疑惑:“这从何说起?”

    周成功道:“若大清占了玉门关外,则与大周永无宁日。今时尚有英俄相助,他日只得孤军对敌。敢问大清国力,能否与大周永久相抗?”

    道光开始沉思,欧洲国家的情况他多少知道一些,这些国家分分合合太过频繁,今日你与我盟,明日我与他盟,合纵连横太过频繁,没有永久之敌,亦没有永久之友。总之一句话,夷人没什么信义,一切唯利是图。这样的盟国实在是靠不住。真的跟他们合作,一起攻打大周的话,确实能在一时得利,今后就难说了。

    道光还知道,这几十年间,大周在伊犁实行实边政策,伊犁人口已经有五六百万之多,其中八成是屯垦的汉民,开垦出一千多万亩良田,还有两亿亩的牧场,饲养者百万之多的牛羊,实在是一块肥肉。

    可这肥肉谁都想要,大周花费力气开发出来的良田和牧场,会轻易拱手让人吗?等到时机有变,恐怕两国之战再起,届时大清还能得到英俄相助吗,俄国人那时候占了哈萨克,会不会从背后捅刀子都难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远虑让道光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