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节 军人的舞台

    第四百节 军人的舞台 (第2/3页)

    但在跟奥斯曼的大战中,大清暂时找不到盟友。埃及这几年都在向北发展,似乎打算恢复阿拉柏帝国时代的将于,重新政府北非地区的阿拉柏势力。阿里成功让昔兰尼加等地的阿拉柏统治者和部落承认他的哈里发地位,但却在突尼斯跟法国产生了冲突。再跟法国的争夺中,阿里得到了英国的支持,但阿里对于欧洲列强的恐惧,让他不得不将所有精力放在防备法国人身上,已经对叙利亚地区的事务越来越不关心,全部交给他的长子易卜拉欣负责。

    没有埃及相助,大清要独自抗衡奥斯曼的两百万大军,这个压力相当大。

    所以道光相当重视希腊做出的这个承诺,他不要求希腊人跟他签订公开的协议,但是他希望可以跟周成功秘密会盟,双方歃血为盟,守望相助。

    周成功答应了道光的要求,等做完这一切之后,哈萨克地区漫长的冬季已经过去,春天再一次回到了这片广袤的内陆草原,英俄联军和中国的战斗再次开始。

    道光抓住机会,不宣而战,派兵越过高加索山脉。

    俄国领事进行了愤怒的抗议,但接着就是恐慌,满清从腹背入侵,让俄国的局面变得太被动了。

    俄国迅速调动十万軍队来加强高加索山脉防御,可没想到俄军中的卡尔梅克士兵突然反叛,原来满清早就做足了准备,拉拢了在里海对岸,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游牧的卡尔梅克人。

    所谓卡尔梅克人,其实就是乾隆时期渥巴锡率领东归伊犁的土尔扈特人,当时由于时期仓促,导致有不少土尔扈特蒙古人被伏尔加河阻碍,没能跟渥巴锡一起回归,于是留在了当地继续游牧,俄国人给了他们一个新的名字,卡尔梅克人!

    由于部落领袖回到中国,他们留在这里的牧民,又缺乏组织,又被俄国人重点防备,这些年他们过的很不幸福,不但要向沙皇政府缴纳对牧民来说相当高额的赋税,而且还得不断的响应沙皇的征召,为沙皇的軍队提供骑兵。

    历史上,正是无法忍受沙皇一次一次征召土尔扈特士兵打仗,渥巴锡才决定东归,可以想象在俄国和满清之间,蒙古人更希望谁来统治他们。道光比乾隆更有利的一个地方在于,道光统治下目前的权贵阶层,可以说正是跟卡尔梅克同源的土尔扈特蒙古人。

    乾隆时代结束才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还不足以切断卡尔梅克跟土尔扈特的渊源,卡尔梅克人中的年长者,甚至都亲历过当年的东归事件。他们拥有相同的语言,都信仰喇嘛教,一个在满清治下是统治民族,一个土尔扈特王公身居高位,跟皇族不断联姻,满蒙现在都是一个民族了;卡尔梅克人却在沙俄统治下,过着被压迫的生活,他们会如何选择,其实不难决定。

    道光通过卡尔梅克上层的宗教领袖,很容易就拉拢到了卡尔梅克人的效忠。而这次卡尔梅克人也确实被逼到了绝境,形势比当年渥巴锡东归时代还要严峻。因为跟中国的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