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节 覆巢之下的欧洲(1)

    第四百三十三节 覆巢之下的欧洲(1) (第2/3页)

及。匈牙利诗人裴多菲领导匈牙利起义,佩斯(布达佩斯两城尚未合并)民众占领了市政厅,逼迫市长签字,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政治纲领《十二条》。革命群众控制匈牙利首都,成立公安委员会,逃亡中的奥皇同意成立匈牙利责任内阁。马札尔贵族控制的匈牙利国会出台新宪法,借维也纳起义之机确立了匈牙利自治权。

    波希米亚王国的青年党在布拉格召开会议,他们也要求建立议会政府,但他们并不想脱离奥地利,只是希望能让捷克语跟德语地位平等。

    这次源自法国的革命,在法国造成的破坏其实有限,路易菲利普宣布退位,法国组建了一个共和政府;但奥地利却成了这次革命的重灾区。

    因为法国的矛盾相对简单,无非是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分歧,自由派中的保守者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自由派中的激进者要求建立共和制,革命是激进的,激进派胜利了,他们建立了共和国,仅此而已。

    可在奥地利,国内的各种矛盾,集中被引爆了。

    奥地利公国本身,是资产阶级要求更多的权力,对君主专制统治不满;匈牙利则寻求的是民族独立;波西米亚要求的是民族平等。这是三个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跨越国家和民族的,还有遍及奥地利、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的农奴要求自由的改革。

    是的,欧洲是普遍存在农奴制的,后世一般只知道俄国的农奴制,但其实农奴制在欧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英国农奴制是通过商业发展被冲破的,也就是圈地运动那种方式。

    君主制时代的欧洲,地方社会跟中国的乡绅地主管理农民不一样,他们是贵族庄园管理农民,这些被贵族领主管理的农民就是农奴,他们依附于领地贵族,虽然他们本身不是贵族的财产,不是奴隶,但却要为贵族服役,比如贵族建设城堡会征用他们,贵族打仗会征召他们,另外他们在方方面面要受制于贵族,比如结婚需要贵族的同意,有些地方的贵族,甚至因此对农民享有初夜权,结婚的女孩第一晚先跟领主睡,否则就不能结婚,农奴进城也需要贵族的批准。

    英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是毛纺织业的发展,让英国乡村贵族发现,不需要那么多人力了,很少的人就能在大片土地上放羊绵羊,产出的价值比种地更多。而之前贵族在自己的封地上,通过将土地分给农民种植,来养农民生存,这种封地是国王封的,不是法律上的私有土地,而是习惯法中的公有土地,分封只是让他们获得了统治封地上农奴的权力。并不是让他们得到了土地的私有产权。而这些公有土地,按照习惯法,分配给农奴种植。贵族肯定也有自己的私有土地,一般都是承包周围的田地,称之为庄园。

    现在贵族们发现,养羊更有利益,但自己的私有庄园面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