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节 俄国农奴制改革(2)

    第四百三十六节 俄国农奴制改革(2) (第3/3页)

。为此可以下放一些权力给村社,比如重新分配土地的权力。只要村社不限制农民的自由,就可以允许乡村按照习惯法自治。

    皇帝坚持一个国家的未来在工商业的观念,告诉斯佩兰斯基,工商业阶层,才能带动国家发展,这一点斯佩兰斯基是对的,拒绝排斥外资也是对的。

    斯佩兰斯基觉得,也许中国皇帝也是对的,村社不是核心问题,谁控制村社权力,农村以什么方法运作,都是不是核心问题,如果他能有中国皇帝那么长寿,他可以考虑乡村自治原则,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一个新阶层。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等不起了,所以他要迅速让那些富农掌权。

    斯佩兰斯基还给富农发枪,让他们成为乡村的暴君。

    但斯佩兰斯基在感情上,并不同情富农,他知道并不是每个富农都是勤劳致富,有的通过小聪明,有的投机取巧,有的坑蒙拐骗,甚至有通过赌博骗那些更傻的人。他也知道,有些富农富裕之后,开始模仿过去的贵族那样,剥削穷人。他们给其他农民放贷,收取高额利息。有的甚至暗中吞并其他农民的土地,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把这些农民的土地廉价收购。然后让这些农民成为佃农,帮他们干活。

    可斯佩兰斯基就是要支持这些人,这些人是恶劣的,但这些人是未来的。人性如此!

    给富农发枪之后,农村的情势更加恶劣,富农开始更加肆无忌惮,从过去的被迫害者,大量转变为施害者,侵吞穷人土地,把反对他们的人从村社里赶走,在村社里作威作福,取代旧贵族统治了乡村。

    这些人是混蛋、流氓、王八蛋,但这些人是斯佩兰斯基的支持者。

    斯佩兰斯基不但要支持他们,还要帮助他们,一次次的镇压反抗富农的叛乱。

    斯佩兰斯基不记得他镇压过多少回村社叛乱了,三千次还是四千次,也不记得他流放了多少农民,是五十万还是六十万。

    但他知道,俄国在迅速稳定,税收在稳步增加,行政效率大幅度提高。

    唯一的隐患是軍队。

    軍队是他一手组建的,挑选的是那些没有贵族背景的俘虏,他给予军官新的身份,给他们地位,但依然有人反对他,因为不认同他的政策。

    在他的流放队伍里,就有不下十次軍队叛乱的军官和官兵,而且数量超过万人。

    自己的軍队都布稳定,自然不可能对外用兵,可这时候沙皇召见他,告诉斯佩兰斯基,希望可以征召軍队,开赴奥地利作战,因为奥地利皇帝向沙皇求援了。

    沙皇说这是一次好机会,奥地利答应归还之前占领的俄国领土,并愿意将比萨拉比亚归还俄国。

    斯佩兰斯基沉默了许久,这是一次好机会,但这也可能是他的末日。軍队本就不稳定,那些自己提拔的军官,看到改革中的惨烈之后,竟然跟旧贵族勾结起来,一次次发动政变,试图推翻他。

    现在大规模动用軍队,沙皇还要亲自出征,那么沙皇会不会借势发动政变,罢免自己?

    可这真是一个好机会啊,不趁着这个机会,俄国将付出千倍百倍的代价,才能收回那些国土。

    但斯佩兰斯基个人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冒巨大的风险,他必须千倍百倍的要回来。

    所以他回复沙皇:“不,陛下。不是帮助奥地利,是向奥地利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