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节 俄国迁都

    第四百四十三节 俄国迁都 (第2/3页)

。现在,他们一个个也因为这样那样的贡献,而被沙皇册封为男爵、伯爵之类的爵位,但他们知道,他们跟那些旧权贵是不一样的。

    他们也知道,在他们的贵族册封诏书上,虽然签署的是沙皇的名字,但真正给予他们这些头衔的,是总理斯佩兰斯基,而不是沙皇。

    现在沙皇罢免了斯佩兰斯基,那么他们呢?

    其实斯佩兰斯基可以不走。

    他们提出了建立共和国,斯佩兰斯基拒绝了,他们提出了迎立新沙皇,斯佩兰斯基也拒绝了,他们甚至提出要推举斯佩兰斯基做沙皇,斯佩兰斯基还是拒绝了。

    斯佩兰斯基告诉他的支持者们说,俄国可有多几个缅希科夫,但不能有一个克伦威尔。缅希科夫抛却个人的劣迹,他为俄国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被流放致死。斯佩兰斯基愿意成为缅希科夫,宁愿被流放致死,也不愿意成为克伦威尔,在罗曼诺夫家族的旗帜前挥舞军刀。

    他的支持者们又要求他去国外流亡,甚至一大批人愿意跟随他一起去任何地方,但斯佩兰斯基同样拒绝了。

    他想看看他的国家,在他失去权力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他看不到。他就是要留在彼得堡,等待茹科夫斯基来进行交接。

    用了三天时间,安抚了自己的支持者,然后斯佩兰斯基向沙皇发出了电报,接受沙皇的命令,邀请茹科夫斯基前来办理交接程序。他没提请沙皇来彼得堡的要求,因为他担心沙皇因为担忧而不敢来。

    沙皇接到电报,一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可怕的老家伙真的放弃了权力?他自己看了多边,让侍从念了多遍,他相信了,但又有些无所适从起来。

    他忙请来茹科夫斯基,让对方帮自己分析。茹科夫斯基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立刻去彼得堡进行交接仪式。

    沙皇同意这个意见,他提出为他的老师派遣三万軍队,保护他的安全。茹科夫斯基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他告诉沙皇,如果斯佩兰斯基不愿意放弃权力,即便派遣三十万軍队也无济于事,如果斯佩兰斯基愿意交出权力,他带三百个人保护路上的安全就够了。

    茹科夫斯基毕竟不是一个中国文人,虽然他很有人文主义情怀,但他还不够浪漫。一个中国文臣,也许会选择一匹瘦马,一个老仆,然后去危机重重的首都,举重若轻的接过那泰山一般重的权柄。

    茹科夫斯基也没有骑马,他是乘坐火车去的。中国人修的铁路,从基辅通过来的,往北通华沙,往南通佩斯-布达。

    一路都很平静,到了彼得堡同样很平静,但看得出平静之下的紧张。街道上的行人自发的绝迹了,他们都从报纸上看到了消息,沙皇罢免了总理,总理宣布接受命令,所有人都有些无所适从。

    茹科夫斯基平静的走出车站,乘坐对方安排的马车,来到了彼得堡的总理衙门,他跟斯佩兰斯基进行平静的谈话。

    “需要内阁总辞职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