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节 中国的特殊国情(1)

    第四百四十四节 中国的特殊国情(1) (第3/3页)

么就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之后他们跟欧洲主流文化隔绝了数百年。

    同样的边缘角色,是来自奥斯曼帝国或者埃及的领事,奥斯曼帝国和埃及的领事,甚至时常不会受到邀请。

    而且就算受到了邀请,他们多半也会跟中国领事一样,坐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听着,被邀请是一定要出席的,不仅仅是无聊的应酬和礼貌,有时候这种场合也是重要的情报收集场所。

    但奥斯曼帝国跟中国领事也不会靠在一起,他们是单独的,如果埃及人在,他们会跟埃及人在一起,如果埃及人不在,他们就自己独自在一起。

    另一个受到排挤的,或者说自己感觉被人排斥的国家是美国,新大陆的暴发户,大家都这么认为。奇怪的是,美国人倒是时常跟中国领事靠近。

    相对美国人还算好,他们也可以插得上话,而且美国领事往往性格都比较活跃。

    就在希腊人说完,旁边的美国领事也说话了。

    “为什么不听听中国人怎么说呢?”

    “好!”“赞成!”“同意!”

    各国领事纷纷起哄。尽管文化不同,大家在社交场合站的位置不同,但事实上私人关系都有一些,互相之间也算熟悉。像这样的宴席,是轮流举行的,但往往有个主人和一个主要客人,其他人都是作陪的,客人是必须要回请的,这是礼节。中国领事同样会请他们去家中做客,一来二去就都熟悉了。

    今天的宴会就是荷兰领事欢迎普鲁士新到任的领事俾斯麦的宴会。

    俾斯麦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他是一个好斗的人,但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出身容克家族,家里有大庄园,家族时代军官出身,是典型的德国容克贵族。

    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17岁不到就进入了哥廷根和柏林大学学习,在学校期间就表现出了好斗的一面,坚持佩剑,在学校期间就与人决斗27次之多。毕业之后先在家族的安排下,去軍队服兵役。

    恰好碰上了战争,不过不是什么正规战争,而是普鲁士趁着中国包围俄国两百万主力的时候,出兵争夺波兰的战争,战争中他只是一个小军官,却因为英勇而立功,当然也因为英勇而负伤,有军功,有表现,有家庭背景,战争结束之后,他就迅速升迁。

    但他不适应和平的军营生活,因为在軍队中的表现,以及军官的身份,退役后在政府中得到了一个文职职位,做的也并不开心,默默无闻了数年,结果去年的革命,让他又立下了功劳。

    当革命群众冲击他所在的部门的时候,在一众惊慌失色的文职官员中,他拔出了枪,一个人阻挡了革命群众三个小时之久,支撑到警察的到来。他的表现赢得了主管官员的赞赏,革命之后,有意提拔他。

    恰好外交部门在选派赴俄领事,之前因为战争,两国断绝了外交关系。也由于战争,让两国关系变得并不友好,外交官也是间谍,外交部接受了有军事背景的俾斯麦的推荐信,让他得到了这个职位。

    荷兰领事主动邀请新任的俾斯麦,同时也让他熟悉俄国的外交圈子。俄国为什么没有发生革命的话题,也是荷兰领事率先提起来的,因为荷兰跟英国也没发生革命,荷兰人以此为骄傲,很乐意讨论革命的话题。

    美国领事的起哄引起了众人的兴趣,他们也很想听听中国领事的评论,因为中国也没发生革命,而且似乎永远都不会发生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