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节 意想不到的输家

    第四百八十七节 意想不到的输家 (第2/3页)

七十万奥斯曼軍队就这样被包围。

    在克里米亚半岛上,俄军也大规模登陆,再次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明明是跟普奥两个好朋友做了一次合伙生意,结果这两个兄弟都赚的盆满钵满,到了奥斯曼帝国这里,却要面对输光当净的局面,他们实在是难以接受这个结果。对普奥两国进行外交抗议,要求他们继续履行同盟义务,继续对俄国作战,或者向俄国施压。

    奥地利只答应斡旋,说服俄国接受让七十万奥军撤回国内,至于能否结束战争,奥地利表示他们无能为力,对擅自媾和的事情,两国绝口不提,只表示他们无力再战。

    奥斯曼只能求助于英国,他们却不知道,事情之所以发展到现在这种情况,英国人在其中没少出力。至少普鲁士跟俄国的边界划分,就是英国之前提出的方案,两国媾和之后,英国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目前的状态,就是英国想要的状态,打了一仗,谁也没把谁怎么办,欧洲继续大陆平衡,俄国依然保持一定的力量,往东可以阻挡中国人西进,往西可以限制普奥双雄,欧洲大陆上,没有一个霸主,多好!

    因为普奥和俄国的媾和,尽管不是英国直接斡旋的结果,但符合英国的外交利益,所以英国并不打算干涉。

    奥斯曼帝国最大的战略错误是,明明已经衰落成了一只金丝猫,却还以为自己是金毛狮王,还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大国竞争中。当然,奥斯曼帝国之前在接受普奥拉拢的时候,也有寻求战略安全的考虑,跟两大国结盟,共同对抗俄国,有可能改善他们的战略安全环境。

    可这种同盟体系构筑的集体安全,他只对大国有效,小国的安全体系,往往是寻求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比如李鸿章谋求的以夷制夷。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但并不会取得比中立更多的利益。

    在三国向俄国宣战之初,绝对不会有人想到奥斯曼帝国会成为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