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节 不签字等于弃权

    第五百零七节 不签字等于弃权 (第3/3页)

。尤其是刚刚结束了跟俄国的战争,从俄国手里又夺取了大片土地之后,防范俄国报复,也是奥地利必须面对的一个外交难题。而这个难题,英国提供不了任何帮助,中国却有能力支持俄国击败奥地利。

    可惜的是,中国跟法国还真的没有秘密同盟,如果说有,也只是针对英国的,关于划分地中海权力的协议,而不是针对奥地利的,因为中国跟法国关系中,奥地利都不是一个主要内容,两国最大的对手都是英国。

    在俄国问题上,中国确实有意推动俄国向西扩张,但从来没有想过要直接参战,中国对欧洲领土不感兴趣,中国感兴趣的领土,从来都是那些可以移民的领土。那些空旷的领土,而不是居住着密集人口的领土,欧洲并不满足中国对领土的要求,所以不再中国领土收获的菜单上。

    所以皇太子答应了这个要求,而且公开跟奥地利签署了一份友好条约,条约规定,奥地利跟邻国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中国有义务保持善意的中立,不得与奥地利的交战国结盟,不得为其提供包括经济在内的任何援助。同样,中国跟邻国的战争中,奥地利将保持善意的中立,不得与中国的交战国结盟,不得为其提供包括经济在内的任何援助。

    这份条约很重要,不但避免了在跟法国交战时的两面作战风险,还避免了中国支持俄国报复奥地利的风险。

    于是奥地利同意签署海峡公约,同意成为海峡公约成员,他们在获得控制地中海方向船只进入黑海权力的同时,其实也就负担上了维持这种权力的义务。

    这种外交条约,签字的国家越多,就越有法律效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明明敌对的国家,也会被邀请加入条约,因为这对推动条约成立的国家来说,是一种保障。

    中国推动海峡公约,跟与普鲁士签订自由过境协议一样,是在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利益的外交规则,当然是接受这种规则的国家越多,对中国越有利,哪怕这个国家是敌国,也有必要拉拢过来。

    就好像联合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发起成立和控制的,但却不得不接受中国加入一样,因为中国不加入对中国当然是一种损失,可对联合国本身,也是一种损失。

    奥地利接受之后,西班牙接不接受,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中国领事立刻通知奥斯曼帝国,要求对方履行承诺,立刻签字。

    奥斯曼签字之后,中国将邀请各方参加最后一次会议,宣布海峡委员会成立,并在即日开始运行。

    奥斯曼帝国也履行承诺签字,然后在中国的斡旋下,他们迅速与俄国签订了停战协议,将克里米亚半岛归还俄国,然后俄国解除了封锁,奥斯曼帝国迅速雇佣商船从敖德萨撤出軍队。

    中国决定召开海峡会议,宣布海峡委员会成立,可就在这最后一刻,西班牙表示愿意签字,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