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节 日本幕府维新(1)

    第五百一十二节 日本幕府维新(1) (第2/3页)

国。马尔萨斯理论有可能只是一个巧合,有些国家和民族在重大民族血液流失后,会出现这种人口长期萎靡的状态,法国人在拿破仑战争中损失太大了,也许产生了中国古代那种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的忧虑,同样的例子还有二战后的苏联,大量新鲜血液流失,让苏联生育率瞬间下降,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中国人对马尔萨斯理论的反应是,对外扩张和发展工业,后者得到了一些新兴学术力量的支持,他们认为工业也是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只有工业才能容纳人口的增长。而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并没有完全退去,学者阶层对同样是生产性的工业更容易接纳,而对于充满铜臭味道的商业,继续鄙夷。就好像历史上,士农工商,商为末业,工的地位比商要高一样,现在依然是一等人才做官,二等人才务农工,工的地位被提倡到更农业平齐,商业依然是末业。

    这些思想至少是进步的,是接纳工业化的,因此可以看作是中国式的工业文化。

    中国人提出的观念,迅速传播到了朝鲜和越南,两国在中国商品的冲击下,也开始走上大工业道路,朝鲜形成了造纸业、木材加工业等优势产业,越南形成了碾米业、榨糖业等优势产业,在中国经济体系上占据了一个环节。

    但日本相对滞后,尽管日本也十分重视吸收中国思想,从中国采购书籍,是一个长期的官方行为,日本上层开始慢慢接受工业思想。但相对保守,主要原因还是日本没有受到朝鲜和越南那么强的经济冲击。

    日本的手工业也被中国商品打击的濒临崩溃,但日本一直有一些龙头产业,比如贵金属一直是东亚地区最大的生产国,日本的白银在明朝时期支撑了中国的货币白银化,其实还有他们的铜矿也是东亚国家铸钱的主要原料。

    后来随着金银矿枯竭和铜矿资源开发殆尽,日本开始限制白银和铜料的出口,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乾隆时期大规模开发了云南铜矿,而越南缺乏替代资源,甚至开始从中国进口白铅(锌)来铸造白钱。

    中国商品涌入是无法阻挡的,日本一直在闭关锁国,主要担忧是白人的宗教文化渗透。贸易白虎是第二目的,但并不是为了发展本国工商业,而是仅限于担心贵金属外流,让日本无钱可用。这种落后的经济思想,让日本开始跟中国出现频繁的贸易摩擦。而每一次都是日本让步,因为他不可能也不敢跟中国发生冲突。

    结果商人在利润的刺激下,不断的走私,跟各地大名进行私下贸易。让日本白银、铜等金属大量外流,陷入了长期的通货紧缩状态。表现的是物价不断下跌,政府财政不断萎缩。事实上就是因为流通的货币减少了,对应的商品却增加了的一种经济现象。经济的平衡效应下,渐渐的中国商品出口会发现无利可图,因为日本的物价变得太低了,低到中国工业品干不过他们的手工业产品了。就好像工业化的英国发现无法向印度和中国出口纺织品一样。

    但日本能否撑到这时候都不一定,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