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节 大家压力都很大

    第五百五十六节 大家压力都很大 (第2/3页)

题,后世在中国冲击下,连欧美这些发达国家都很痛苦,更何况现在的中国。

    工会、帮会们很快就发现,他们逼迫资本家是没用的,官府迫于压力只能支持他们,资本家反而成了弱势群体,动辄在帮会开的香堂上痛哭流涕,被逼的跳河的小工厂主频频出现。官府认识到,像过去那样,一味的逼迫商人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大商业公司也不是那么容易压迫的,他们开始雇佣文人帮他们摇旗呐喊,通过舆论向官府施压。认为是过于宽厚的关税政策,让中国工商业凋敝,最后让穷人生计困难。

    而且工商业集团,也终于开始了呼吁建立议会等西方制度的声音,当然还是通过一批御用文人在摇旗呐喊,这些文人未必就是拿钱办事,他们很多是真的抱有这种思想,认为西方那一套制度更加公平,但能让他们的声音刊登在报纸上,这却是受到资本势力控制的。只要他们的思想符合资本的需求,资本控制的报纸就会大肆报道,甚至帮他们买版面。

    商业势力开始向官府要权,底层民众开始向官府要生计,这些都逼迫皇太子不得不做出改变,他身边的工商业顾问也告诉他,除非一些西方国家愿意开放市场,否则中国商品很难扩大出口,国内已经饱和,养活不了更多的人,长此以往必然出现动乱。

    于是皇太子开始采取强力措施,一改过去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政策,开始大力挖掘国际市场的潜力。

    对外宣传上,也统一口径,就是为小民找生计,借此平息越来越严重的劳资对立问题,以及因为这些问题,开始转移到官府身上的民怨。

    尽管谁也不敢保证逼迫外国开放市场,能对中国产业有多大的改善,但至少可以画一个大饼,告诉大家,只要国外开放了市场,中国市面行情就会好转,大家就都有活干,有饭吃了,让贫苦百姓有一个盼头。也让老百姓看到官府是在做事的,让他们对官府的怨念平息。

    所以哪怕是自己儿媳妇执政的俄国也不能例外。

    女沙皇感到事态严重,她来之前已经让议会进行过讨论,资产阶级为主的国民议院和贵族组成的贵族议院这次态度极为一致,坚持不能按照中国人的要求降低关税。在产业上,贵族终于完成了向工商业转型的过程,他们成为了像英国那样的,以工商业获利的新贵族。国民议院的议员,本就是一些资产阶级和富农。开放市场对俄国资产阶层的冲击是巨大的,他们联合起来反对。

    如果女沙皇在中国外交失败,那么回国之后,将失去贵族和平民两股政治力量的支持,让她跟康斯坦丁等皇族的博弈中,陷入劣势。

    如此就只能选择对抗了,对抗的成本可能更大,但不会失分,而且能够得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将矛盾转向对中国的仇恨。反正俄国民间对东方人始终充满仇视,把现在的中国,视作东方鞑靼的后继者。回国之后,可以将谈判失败的责任全都推到中国人的傲慢上,展现出俄国女沙皇毫不妥协的强硬姿态。之后是贸易战,俄国失去向中国出口毛纺织品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