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节 停滞时代

    第六百一十七节 停滞时代 (第3/3页)

量东部落后产业,很难向内陆地区转移,而是向国外转移。

    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主要围绕加工当地原料上,比如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如果是西方国家,则会出现大量中西部人口向东部转移,追求高工资,但中国只会出现大量的流动性劳工,逢年过节的春运现象相应出现了。

    维持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平衡的,往往是这些劳工汇回去的工资,而不是当地的产业。

    而维持中西部地区公共福利的,则主要东部地区的财政划拨,一个强势政府的好处,在这个庞大的,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体现出来,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倾斜,不断向中西部输血,让中西部至少在教育上能够维持一定的水平。

    中国巨大的产业转移,让日本、朝鲜的发展呈现出跳跃性质,中国积累了半个多世纪的资本、知识和经验,短时间内涌入这两个体量不在一个级别上的小国,让他们发展迅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快速汉化,两国懂得说汉语,写中文的人口极多,甚至都在学校中推广汉语教学,甚至两国中最好的学校,是全汉语教学。日本文字在日本叫做假名,中文才被称之为真名。朝鲜人的官方文件一直都是汉字记录,他们的精英一直进行汉字教育,现在有条件的富人,都让子女接受这种中国式的精英教育。

    日本两国近两年财政增长速度迅猛,每年都有超过十个百分点的增长,财政的改善,让他们可以大规模改善交通设施和教育条件,两国在快速步入现代化。

    有失必有得,东部大量产业的转移,对东部来说,并不是损失,因为东部开始转向更高的经济层面,轻工业比例下降,附加值更高,技术要求更高的重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快速增长,东部的发展并不慢,但广大中西部几乎陷于停滞,要资金没资金,要人才没人才,资金和人才都向东部汇聚,除了沿江、沿河地区发展是跟东部一体的之外,纯粹内陆的省份,比如陕甘地区,云贵地区发展缓慢。即便是有大江大河相通的湖南、江西也发展疲弱。

    内陆地区发展较好的,不过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金属矿藏丰厚的云南而已。

    由于大量内陆地区的发展停滞,导致整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下降,渐渐从一个快速增长国家,变成了一个缓慢发展的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整体上已经比不上欧洲一些小国,甚至落后英法这样的大国。

    这种情况让人忧虑,至少在蒸汽工业时代,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低速增长,往往会积累社会焦虑,焦虑往往会伴随躁动,躁动是需要发泄的,不是对内,就是对外,中国人越来越失去耐心,新一代人失去勃勃生机,变得迷茫,看不到前途。

    这十分危险,不是对中国,就是对世界!

    而这个世界,却又很不安分。

    中国的某些邻国尤其不安分,美国内战结束一年之后,俄国爆发了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