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节 财帛动人心

    第六百四十八节 财帛动人心 (第2/3页)

订单维持自己的生产能力,用盈利进行新式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战时,生产能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他们立刻转为承包商,将订单分包给私人工厂,或者委托私人工厂生产零部件,他们进行继承总装,或者直接委托给私人企业,他们进行过程监理。

    通过这种方式,四大兵工厂几乎能够将整个中国的机械工业组织起来生产军火,生产能力难以想象。

    法德开战之后,中国一些跨国公司迅速跟两国签订了超大订单,尤其是德国,虽然生产力比法国要强,可法国得到了英国的全力支持,反倒是德国的军火更加紧缺起来。

    两国武装的軍队数量,都超过了本国工业的负荷能力。

    法国在两个月中,动员起了五百万的总兵力,而德国第一个月,德波联军就有五百万,第二阶段动员之后,光是德国就要装备五百万人。

    这都不是正常状态,正常状态下,法军平时兵力在70万人左右,受过训练的国民数量,

    总计不超过300万人。法国的军事机制分为三级,常备军,后备役和国民预备役。常备军士兵服役期三年,之后转入后备役服役十一年,之后就成为国民预备役的一员,只要国家召唤,就要服役,因为这是人人都需要承担的责任,这就是义务兵役制。

    但由于这套制度开始建立是在普法战争之后,仅仅过去了一代人,依然有大量适龄兵源不再预备役中包括,这些人没有经历过现役、后备役和国民预备役阶段,一直是平民身份,但他们依然有服役的义务。

    所以当法国进行总动员之后,动员的只是现役、后备役和国民预备役军人,这些都是受过军事训练,并且曾经长期服役过的士兵,拿上武器,稍加训练就能进入战斗。最后进行的动员,则是征调了那些从没有服役过的兵员,实际上战斗力是很差的,就是武装平民,而且是训练水平有限的武装平民。尽管有主力部队的配合,这些武装平民还是付出了比波兰军队高的多的伤亡比例,而且是在防守作战的情况下,才打退了波兰人的进攻。如果让这支軍队去进攻,恐怕会在机动中,让波兰人分割吃掉。

    德国也差不多,平时兵力在70万人左右,其实法军就是按照德军标准建立常备军的。德国的义务兵役制实施的时间更早,但由于德国统一的时间晚,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普鲁士几乎是全民皆兵,整个国家的男丁几乎都有军事经验,北德意志地区仅次于普鲁士,跟波兰差不多,但南德地区的巴伐利亚等王国,动员能力就差了一些。但是德国总受训人口,还是比法国要多一些,法国有近三百万受训人口,德国则有四百多万,加上现役部队,德国进行动员之后,光是受训兵力就能达到五百万人。

    可是由于这些年武器技术革新太快,各国都积压了大量老旧军火,这些老旧军火,各国的选择都差不多,将前装线膛步枪改成后膛,但只作为训练之用,打仗用这些武器,会吃败仗的。

    但法德两国进行了充分动员之后,两国军工生产力,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