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节 这才是暴利

    第六百四十九节 这才是暴利 (第3/3页)

把德国债券推销给中国资本家,这方面德璀琳这个掮客,拥有比那些更强势的德国资本更大的优势,因为他做中间商,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人脉。

    德国大使给德璀琳的佣金是千分之三,这虽然比不上他做其他生意的佣金比例,可是规模极大,而且推销的成本极低。他做一单奢侈品生意,佣金可以超过百分之十,但从设计到交货,往往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然后才能做成一笔几百到几千英镑的生意,极少有超过一万英镑的大业务。但推销债券,只要卖出去了,佣金直接扣除,而且上限是没有的,百万英镑不算多,千万英镑也有可能,德璀琳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就能得到几千甚至上万英镑的利润。

    这笔钱也不算多,可当德璀琳向一个相识的犹太银行家朋友推销之后,对方突然希望能够跟德璀琳合作,并告诉了德璀琳银行业难以想象的盈利模式。

    犹太人雅各布希望德璀琳能通过自己的关系,直接垄断德国在中国市场上的债券发行,他希望能成为德璀琳洋行的高级合伙人,一起做这笔买卖。

    雅各布看重的并不是佣金,他提出,为了得到德国债券的承销权,可以把佣金降低到千分之一的水平,相信这样的优惠,加上德璀琳的人脉关系,应该足以打动德国政府。

    不从佣金中赚钱,那么怎么盈利呢?雅各布看重的是债券利息,国债的利率有高有低,根据不同国家的信用水平,有的国家借款甚至比商业借款都高,超过百分之十的比比皆是,但英国、中国这样信用坚挺的国家,甚至可以把国债利率压低到百分之三一下,也就是三厘以下的水平。

    不过战争中的国债利率都不会低,即便是中英两国,战争债券的利率都能超过五厘,因为战争债券的风险大,最主要的,还是战争融资的不可替代性,导致资金紧缺,那么获取资金的成本当然就更高了。

    这次德国发行债券,提供的利率是九厘,而法国因为战局不利,向英美借债的利率甚至达到了一分二厘。

    相比九厘的利率,千分之三的佣金,实在是一个小的不能小的利润了。

    不过投资人持有九厘的债券,是作为战争风险的回报,德璀琳和雅各布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持有债券,同时雅各布也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他希望德璀琳可以打通关系,垄断德国债券发行,雅各布则提出,他有能力将这笔债券以更低的利率打包出售出去。

    雅各布表示,只要德璀琳能跟德国政府签订协议,以九厘的资金向他借钱,然后雅各布会将债务打包,发行七厘,最多八厘的债券,他们就能得到千分之十以上的利润,而且风险是投资人承担的,他们不承担风险。

    德璀琳早就打听清楚,德国希望在中国市场上融资十亿英镑,这就是一笔一千万英镑以上的利润。这笔巨款,值得德璀琳付出一切。

    所以他马上跟雅各布签订了协议,吸收雅各布成为自己的合伙人,这时候雅各布才向德璀琳公开他的全部计划,这个计划让德璀琳更加震惊。因为雅各布后来的计划,会将本就让德璀琳难以想象的收益,提高三倍!

    雅各布真正的目的,从债券发行商获利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仅仅如此,他大可以不必跟德璀琳合作,他看重德璀琳的原因,是因为德璀琳洋行在中介业务中建立的优势。雅各布希望结合债券发行和战争中介,攫取到三千万英镑以上的收益。

    具体做法是,德璀琳跟德国政府签订融资协议,但这笔钱并不直接交给德国政府,而是用来帮助德国政府从中国采购商品。帮助德国政府融资,可以得到百分之一以上的利润,然后承包德国的军事订货,可以收取更高的中介佣金,行业惯例是百分之三。

    全盘计划退出后,德璀琳不由得傻眼,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暴利!

    简直是罪恶的暴利,但他无比的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