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 东印度公司的图谋(2)

    第二十七节 东印度公司的图谋(2) (第2/3页)

这一点英国人未必弄的很清楚,但基本认识应该是又的。毕竟明朝时候的传教士都给中国皇帝绘制过皇舆全图了,中国全图的副本即便不在西方某个图书馆存着,那么概图他们肯定有,不然英国人也不可能挑的那么准,就选定了舟山群岛这个几乎位于中国海岸正中间的位置。

    可如果以舟山群岛作为北进基地的话,英国商船从南方到舟山群岛之间,就没有一个中继站,他们可以将中国北方的货物大量运输到舟山,可如果在南方地区没有一处基地的话,返回印度就有很大的问题,要么他们愿意继续看澳门的葡萄牙人脸色,要么他们就得自己开辟一处基地。

    但开辟商业基地的顾虑依然在,那就是担心触怒中国官府。那么科林为什么突然改变态度了呢,他不可能收到东印度公司和康华利新的指示,只能说他们之前就又相应的准备,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冒险。

    台湾的地理位置当然不能跟荷兰在欧洲的地理位置相比,可是作为舟山群岛的中继站的话,那简直再好不过了,这里是海岛,只要拥有海军优势,防守上十分便利。可英国人并没有想过要攻占整座岛屿,他们很清楚当年荷兰人的遭遇,将整座岛屿都占领,跟中国官方冲突的风险是无限大的。

    那么只占有一处小港口呢?这就容易多了。但这一处港口水利条件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要易守难攻,左营完全附和了这个条件,所以当科林轻松攻入左营之后,马上就认定了这里。

    另外为什么一定要取得周琅的支持呢,这同样是因为风险的原因,科林现在掌握的力量,完全可以踢开周琅,单独采取行动,将左营控制在东印度公司名下,可这样一来,就是东印度公司直接跟中国产生了领土纠纷,如果挂在周琅建立的中国(东印度)公司名下,就多了一层保证,大大降低了风险。

    这个考虑,恐怕康华利从强行入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否则实在是难以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