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摊牌

    第四十一节 摊牌 (第2/3页)

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要造反。

    周琅叹道:“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不想让吾国吾民遭夷人欺凌。”

    谢清高果然不信:“大清国有雄兵百万,还有八旗铁骑,岂能让夷人欺凌!”

    周琅反问:“印度又如何?国不大?人不多?”

    不管怎么看印度都是一个大国,可现在的状况,确实让人触目惊心,谢清高很清楚印度的现状。他毕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周琅相信拿出印度的例子,应该能够触动他的内心了。

    谢清高还是不接受,但只是出于感情上。

    有些事情不真正发生,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谁能相信这么大的中国,几十年间就会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呢。

    “印度四分五裂才给了夷人可趁之机,可我大清天下一统,金汤永固。”

    谢清高还在说着,但口气已经弱了两分,这也就是他,亲眼见过印度不可思议的沦陷,换成另一个人,恐怕根本就说不通。

    周琅继续道:“金汤永固我看未必,国弱民疲却是真切。”

    谢清高嘴硬道:“可是西夷距我大清远隔万里重洋,且其国小人寡,安能祸乱大清?”

    周琅道:“远隔重洋?他们已经来了!英国人据孟加拉,有户上千万,口三千万,岂能称小国。”

    谢清高依然狡辩:“印度皇帝不恤祖宗之地,一战而割孟加拉。我大清圣主明君,固知祖宗之地不可轻弃,一尺一寸皆得来不易。”

    周琅叹道:“清朝的土地难道不是从明朝抢过来的。乾隆姓爱新觉罗,不姓张王李赵,中国的地可以姓爱新觉罗,谁敢说不能姓英吉利、法兰西。”

    谢清高道:“大清可不是与大明争的天下,是从创贼手里夺来的。”

    这就是满清两百多年来一直宣传的道理,他们得到的天下,不是从明朝皇帝手里夺过来的,是从李自成手里夺过来的,他们还宣传自己是给明朝报了仇,是奉天应命,多尔衮还假惺惺的祭拜过崇祯。

    周琅知道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说服谢清高很难,因为民族和国家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中已经很淡了。

    他需要用中国的方式来解释:“谢兄,你读过书,你知道有千年不易的王朝吗?满清得国已逾一百五十载,古语有云,胡无百年运,如今已过了五十载,满清之福泽即便再深厚,也该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谢清高听着神情更加低落,显然清末的气象让人很难有信心,贪官污吏横行,说民不聊生或许夸大,但民生凋敝却是现实,整个社会都充满了腐气。

    周琅继续道:“这些年四处叛乱不断,乾隆自夸十全武功,那一次不是官逼民反。满清的国运快到头了,或许就是一两年,或许一二十年,可毕竟是快了。谢兄,你知道这一次谁会得国吗?”

    谢清高茫然的摇了摇头。

    周琅引导他:“天下必然要乱,对不对?夷人已经到了广州,对不对?天下一乱,夷人必然趁虚而入,对不对?倘若天下大乱,夷人趁虚而入,我们便是另一个印度!谢兄,天下大势,两百年必有英雄出。上一次李闯颠覆大明,满清趁虚而入,定鼎天下。这一次是不是更有夷人趁乱而起,以夷变夏呢!”

    此时谢清高已经被周琅的逻辑完全弄乱了,他满脑子都是大清印度,满脑子都在闪现大清霍乱四起,夷人从东南侵入,天下饿殍遍地。

    可一想到造反,他顿时清醒了,天下大乱跟他有什么关系,他不能背一个反贼的名头。

    他依然坚定的摇了摇头:“我不会造反的。”

    周琅知道这个人完全无法说服了,叹了口气。

    “人各有志,在下也不强求。你我相识一场,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