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发兵广东

    第五十二节 发兵广东 (第2/3页)

冷静下来,立刻軍队命令出航的准备,同时他派人来联系打鼓港的周琅。

    这让周琅颇为意外。

    科林要去广州,这不意外,这是周琅破釜沉舟计策的结果,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

    为此他不惜将自己的身份完全暴露在满清官府面前,目的就是为了拖英国人下水。

    让广州官府对广州的英国人下手,以周琅对这时期的满清官府的了解,知道那些当官的可都不是什么讲理的主,而且跟鴉片战争后的情况完全不同,此时满清官员对洋人的态度充满了不屑,澳门县令打葡萄牙总督板子的情况从明朝开始就有了,至于英国人,也只有英国人自己把自己当回事,那些官老爷没几个知道英国的。

    所以只要让广州官员知道是英国人参与了台湾叛乱,那么他们肯定会行动,这时代的满清官员对英国和英国人不屑一顾,可是随着实力的强大,英国人已经开始形成他们独特的自豪感,自认为在欧洲都是最特殊的那一个,是不可能任人宰割的。

    两个同样傲慢的组织产生冲突,结果很容易走向激化,周琅估计,满清官府抓英国人审讯的概率在八成以上,而英国人不肯束手待毙,采取抵抗措施的概率同样高达八成,也就是有八成可能,广州官府会跟东印度公司产生冲突。

    产生冲突之后,两个同样傲慢的家伙,又绝不肯轻易向对方低头,那么事态肯定会有一波扩大化,都会针锋相对选择对抗,满清自不用说,他们在广东地方的兵力就很雄厚,可英国在东方能调动的軍队,最近的正是在台湾,他们不调动科林手里的軍队,还会调谁的?

    因此这一切完全是周琅计划好的,现在也在按照他的计划来,至于事态最后发展到什么地步,鴉片战争是不是会提前爆发,周琅已经顾不上了,破釜沉舟的意思就在这里。

    这让周琅心理是有一定负担的,因为这意味着他提前将英国势力引入了中国,中国的命运会怎么样就说不好了,这就是周琅的心理负担,他不认为任何人有权力将民族和国家推入危险的境地。

    为此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毕竟现在英国的国力还没有鴉片战争时期强大,印度也没有完全被英国统治,他们能用到中国的力量比鴉片战争时期要少得多,而中国也没有咸丰时期那么虚弱,乾隆的个人能力说到底比他儿子和孙子要强一些,在英国实力没发展到顶峰,满清势力没有虚弱到谷地的时候,让他们碰撞一下,也许结果会有些不一样。

    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英国打赢了战争,结果又会如何,顶多像鴉片战争一样,割地赔款,想必此时的满清比几十年后的满清也更能承担损失。更何况还有周琅存在,满清被削弱,但英国又无法打垮满清,更没力量统治中国的情况下,周琅在中间获得的空间,也许更大一些。

    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周琅将来能成事的基础上,如果他失败了呢,那么他现在的行为,就是引狼入室,他将比吴三桂的行为更加可耻。

    就在周琅心情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