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节 谈判

    第五十五节 谈判 (第3/3页)

疯狂,科林现在已经快要疯狂了,等占领了广州城,恐怕他就会膨胀的无视马嘎尔尼的态度,到时候双方才真正会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

    反正周琅就是来攒经验的,他就跟在科林身边多看多学,軍队甚至都直接让科林指挥,他的炮兵直接编入科林的炮兵中,步兵也在马大雷、陈小手和洪九指的带领下,跟随科林的步兵一起战斗。

    就在周琅认为,明天科林就会发动对广州的总攻,然后经过一番血战,或者一两天,或者三五天之后,就占据广州这颗岭南的明珠,结果当夜竟然有清军的使者前来。

    他们是来谈判的,态度极为谦卑,跟之前满清官员的倨傲判若两端,将权贵的丑恶嘴脸充分的暴露了出来。

    惊恐的进入黄埔的是两个商人,为首的正是十三行总商蔡世文。

    作为他这样的商人,如果不是被逼的,是不可能冒这种险的,作为身价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十三行商人来说,应该说他们是这个时代中国商界的大人物,但是他们这些豪商,在满清官员眼中,依然是不入流的小人物,随便一个县令就能脱了他们的裤子,当街打板子。

    可是这些已经赚够了钱的行商,被逼迫进入军营后,显然对他们的使命没有信心,惊恐就写在脸上。

    科林基本的风度还在,虽然一心想要攻下广州城,一次建立自己的功业,但对方既然派来了使者,他还是礼貌的请了进来。

    周琅陪同他面见使者。

    蔡世文态度卑下,鞠躬连连,表示都是误会。

    说出来一些情况,比如他们抓的洋人都在城里好生伺候着,官府愿意放人。然后希望英军能够退兵,然后大家以后还继续做生意。

    但科林拒绝了所有的提议,他提出,要广州城无条件投降,他保证所有人的声明安全,并且保全私人财产。

    这样无理的要求,结果对方也没有马上回绝,反而表示他需要回复广州的大人后,才能决定。

    科林态度强硬,限广州城二十小时内答复,否则他将重新展开军事行动。

    周琅一直注视着蔡世文的表情,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夹缝中生存的人才有的表情,谄媚的神态,讨好的神情,绝不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物应该有的姿态,但这就是中国商人。

    根据短暂的谈判过程,周琅第一时间闪现出一个词汇,“缓兵之计”,他条件反射一样的判断清军在拖延时间。

    可是他又有些不自信,所谓缓兵之计,目的是争取时间,争取时间用来反攻,可清军真的打算认真打这场仗吗。

    他不由得想起了鴉片战争时期,琦善私自签订的《穿鼻草约》,怎么看都像是兵临城下的缓兵之计,因为一个大大的帝国,实在是没有道理在只丢失了几座炮台的情况下,跟对方签订城下之盟,可琦善是真的打算用一个草约打发英国人。

    实在是不能以常理来揣度这个时候满清官员和稀泥的态度,连林则徐这样的名臣,都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不断的虚报军功,更何况其他官员了,风起如此,如之奈何。

    但广州城里的情况,周琅现在是两眼一抹黑,真的不知道那些大人是怎么想的。

    直到第二天一早,又有一个人来军营,周琅这才知道了一些详情。

    这人正是周琅派到广州的魏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