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节 薄发

    第七十九节 薄发 (第2/3页)

中国政府产生控制。

    其实最大的隐忧并不是荷兰人,而是英国人。

    周琅无法预料,他绕过英国东印度公司,直接跟荷兰人进行合作,会让英国东印度公司采取什么措施。

    而且东印度公司这两年发生了政治变动,康华利已经不是印度总督了,估计是因为他的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当然他做的也足够长了,其中未必就有什么阴谋,但这种高层变动增加了不可预计的风险。

    在不可预估的风险前,周琅也没有畏首畏尾,他依然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目前的局势,他经营的几个基地,已经相对稳固,北边有澎湖的朱濆和彰化的陈周全吸引清廷的火力,周琅就可以放手进行商业开拓了。

    往返台湾内地贩卖粮食,这从来都不是周琅的考虑,在印度的时候,制定的计划中,也没考虑过这种经营模式,开放港口,吸引商人前来贸易,收取水手收入,就足够了。

    周琅的海船用来进行短途贸易,完全是一种浪费,他要做的是开辟远洋贸易。之前他需要舰队保护,现在港口有炮台拱卫,加上清军对周琅发动攻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周琅可以抽出手下的舰队进行远航开拓了。

    中国、印度之间的贸易,这是计划中的核心业务,因此周琅决定,派出两艘船,作为固定航班,往返中印之间。

    另外依托台湾的地理位置,周琅决定开辟日本航线,打开跟日本之间的贸易。传统的南洋航线,周琅也可以尝试介入。

    郑芝龙时代,每年跟日本之间的贸易,可以获得两百万两银子的利润,如果周琅可以将中日贸易利益开发到这种程度,那么就足以维持保持目前牌面的投入。如果传统的南洋航线也能获得相当的利益的话,周琅就有机会持续扩张。如果中印之间的贸易,能够开发到跟两国经济体量相匹配的程度,周琅就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